【摘要】加強水電站的工程建設,是滿足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水電站的建設,能夠通過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為我國社會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提供足夠的電力能源。但是水電站的建設工程在安全管理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需要得到解決。本文將對水電站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體系建設意見。
【關鍵詞】水電站;建設工程;安全管理;體系
水電站能夠通過一定的技術條件進行水電能源的產出,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活動提供足夠的能源進行使用。水電是一種較為清潔、可再生、無污染的能源,我國發展水電事業不僅能夠為我國的能源使用提供幫助,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國擺脫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了許多大型水電站,但是,在水電站建設工程的安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不足。
1、水電站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相關技術改造滯后,安全隱患較多
我國一些大型水電站的建設,主要集中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這一時期,全國許多大型水電站得以建立,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貢獻了大量的水電能源。但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距今已有將近五六十年的歷史,大型水電站在長時期的使用后,在一些機器設備以及工程建筑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機器設備容易老化變形脫落,建筑工程容易發生裂縫等質量問題,結構強度容易受到影響。此類問題都容易導致水電站的安全管理方面出現問題。
1.2 安全信息化建設存在不足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為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水電站需要進行相應的安全信息化建設,為水電站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信息化技術保障。但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水電站的安全信息化建設仍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在專業化的水平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內部管理部門對水電站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的不足,導致相關的工作無法得到有效開展,以及水電站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性人才作為支撐,這些原因都導致水電站的安全信息化建設存在著嚴重的滯后。
1.3 政企不分離,難以有效進行管理運行
在我國,大型水電站往往受國家水利部門的領導和管理,無法進行正規的企業化運作,導致其雖然經過一定的體制改革,但是在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著不足。水電站往往無法在人員、機構、資產等方面實現政企分離,管理更多地偏向于事業單位。水電站雖然經過一定的改革,但是并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能夠與市場經濟相匹配的企業管理制度無法得到有效建立,相關的企業激勵措施與獎賞制度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2、水電站建設工程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與思考
2.1 進行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
水電站的建設,雖然經過了一定的制度建設與改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應用現代管理制度。但是,進行的制度建設與改革的水平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水平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水電站的運行與管理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使自身難以獲得較大的發展,制約其實現良好的內部控制和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為此,需要對水電站的相關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將水電站的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相分離,推行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在水電站的內部關系處理上,應該給予各部門及下屬單位足夠的自主權,敢于嘗試,讓相關單位能夠得到發展與改進。進行相關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是水電站建設工程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2 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構建人力資源戰略管理體系
水電站在安全管理體制的建設上,需要注重相關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努力培養出作戰能力強,專業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對此,水電站相關部門應將人力資源的管理納入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對人力資源的重視程度,通過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相關制度的完善,構建人力資源戰略管理體系。水電站還需完善人才競聘以及競爭機制,明確崗位職責,加強相關人員自身責任感,通過規范合理的激勵制度進行人才激勵。
2.3 加大相關投入,保證相關安全設施的建設
水電站因為特殊的使用需求,大多建立在環境較為惡劣的偏遠地區,面對著更為嚴酷的外部挑戰。在相關方面,水電站需要加大相關安全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完善基礎安全設施的建設,從而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資金的使用上,應對重點部位進行更高程度的重視,進行相關設備的加強。另外,也應加強設備機器的后期維護和保養,及時發現相關問題并使問題和故障得到及時解決。
2.4 加強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安全意識的普及
對水電站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工作,能夠強化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風險的防范,提高水電站建設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在水電站的日常運行中,設備的老化、建筑工程強度的降低、相關線路故障等,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了實現對安全隱患的控制,水電站應加強工作人員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安全意識到普及工作。
3、結語
水電站建設工程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和完善,對于水電站來說至關重要。安全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一方面能夠促進水電站實現安全運行與管理,確保水電站的正常工作,為社會生產與人們生活輸送水電資源。另一方面也能夠拉近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之間的距離,使水電站的管理趨于先進性與科學性,促進水電站功能的發揮和自身的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瑋,王朝陽,吳維明\觀音巖水電站建設項目安全管理體系研究[J].人民長江,2015,20:7-10.
[2]張秋紅.試論水電站工程建設施工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6,02:110+107.
[3]裴聰,別必勝.水電站工程建設安全管理探討[J].人民長江,2014,0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