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關系國家工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自然環境的日趨惡化,水土保持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環境保護的重要議題。水利工程的建設會直接影響水土保持工作的進度。因此,本文將從水土流失的原因入手,分析其水土保持工作的影響,并提出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具體應對策略。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環境保護;應對策略
國國土面積大,幅員遼闊,河流縱橫交錯,水域廣闊,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孕育了中華五千年上下的文明,哺育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但同時,這兩個流域,特別是黃河的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積,河床抬升,經常發生洪澇災害。我國山地眾多且崎嶇不平,易產生水土流失,導致土地肥力下降,產生土地鹽堿化、荒漠化,而這些都給國家和人們造成了不可估計的損失。因此,從古到今,水利工程一直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對水土流失原因
(一)自然原因
首先,地形地貌是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之一。地貌復雜多樣,地形崎嶇,地表起伏大,易形成陡坡,使地表徑流加快,沖刷侵蝕土壤,使水土流失速度加快。其次,強降雨也是其原因之一。大暴雨產生的雨水會通過地面漫透到地下,形成地表徑流,對土壤進行沖刷侵蝕。最后,過度砍伐樹木,破壞森林,也會導致水土流失。
(二)非自然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口數量也隨之不斷增長,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自然資源被過度利用。不合理的土地結構,過度開墾,耕地面積過大;過度放牧,草場被破壞;過度砍伐樹木,植被減少;最終造成地表被破壞,土質疏松,使得地表徑流加快,對地面的沖刷侵蝕增強,使水土流失的程度加深。
二、水利工程對水土保持的影響
水土流失是威脅生態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僅會造成地面,特別是旱地儲存水源能力下降,更嚴重的還會導致地球的淡水資源的枯竭,給人們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威脅人類的生存發展。因此,興建水利工程,減少水土流失,對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積極影響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水利工程的修建。水利工程之所以能夠減少水土流失問題,是因為其不但可以攔截水域中的泥沙,減少沉積物堆積,減弱地表徑流對土壤的侵蝕作用,而且還會減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提高抗洪防洪能力。我國的三峽水利工程就是如此,其不僅能攔截上游的泥沙,減少泥沙堆積,而且還具有灌溉、防洪、發電等作用。可見,水利工程的修建不僅對水土保持有重要幫助,還將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消極影響
興建水利工程對水土保持工作有積極的方面,自然也有它消極的一面。各種水利項目的不規范建設將會導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壞原來的地表植被和地形地貌,使土地的蓄水量減少,加劇水土流失。在施工過程中,許多植物被砍伐,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地面結構被破壞,土質變得更加疏松,因此,水土流失問題會愈加嚴重,環境會愈加惡化。所以,在建設水利工程時,施工方要因地制宜,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真正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保護國家水土資源。
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具體應對策略
(一)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工作人員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認識
思想是一切行動的源泉。積極的思想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具有促進作用。因此,為了降低環境污染,減少植被砍伐和地表植被的破壞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施工方工作人員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認識。
(二)施工方應做好工程的善后工作
施工過程中有許多方面會加劇水土流失,所以,施工方在完工之后一定要承擔起該負的責任,及時清理現場的殘留物,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問題。對于臨時搭建的建筑和施工場所,施工方要及時處理。同時,也要按時恢復被占田地的耕種功能,防止再一次發生水土流失的情況。
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實施水土保持策略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這兩種有效的水土保持手段有機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進行施工,實現最優效果。要使施工過程中保持一個優良的地面生態系統,就必須對不同的開挖區、回填區、棄渣區等區域,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方案,能最大地保持植被覆蓋率,減少施工時帶來的不利的影響。
(四)加大對水利工程建設的監督 ,推進水利保持工作的發展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推進水利保持工作的發展,我國必須完善水利方面的立法制度,強化水利的法律建設,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律執行原則,保證水利保持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大對水利工程建設的監督,避免施工單位偷工減料,出現豆腐渣工程。加強對自然災害的監測,生態脆弱的地區要嚴格把關,控制開發建設項目的數量,保證開發建設項目的質量,遏制水土流失的繼續發展,保護當地生態平衡。
(五)加大對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
環境保護一直是國家重點的議題,水土保持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部分。但由于國家財政資金的投入有限,水利工程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因此,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各方積極參與和支持。各政府部門積極協調,采取優惠政策,發動社會公眾的力量,將公眾資金籌集起來,保證水土保持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推動水土保持工作的發展。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自然環境的日趨惡化,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國家正在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政策和加大對水利工程的資金支持力度,相關的水利工程技術也在日益成熟,因此,今后水土流失將得到有效緩解,其損失會降到最低。全民參與,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每個環節的監督,保證水土保持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僅有利于保護水土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還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黎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應對措施淺析[J].水利技術監督,2013,04:29-30+36.
[2]趙心暢,張曉利,徐洪霞. 生態修復在水電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的應用[A].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水土保持規劃設計專業委員會.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水土保持規劃設計專業委員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水土保持規劃設計專業委員會:,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