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保障糧食生產和促進農業發展,就需要加快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是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資金的缺乏、管理滯后和制度的缺陷等,無法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本文簡要介紹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眾多解決對策,為我國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農田水利;水利設施;問題;對策
一、引言
在農村經濟中,首先要加快推進糧食生產來作為發展的中心,糧食產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我國農田水利設施水平高低的影響。因此,要想不斷的增加農民收入和確保糧食增產,就要持續不斷的加大對于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因此,農田的水利設施建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上世紀的集體經濟時期,我國的水利設施供給主體是國家,往往是通過國家出資和農民出工的供給方式,并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一大批水利設施被陸續建設起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有超過90%以上的水庫和70%以上的灌溉面積都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形成的。在隨后的幾十年發展過程中,我國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也在持續不斷的發展和建設之中,促使農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是水利設施建設在此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急需進行解決。
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1、資金的投入額度有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政府的工作重心和目標都提到了經濟建設上來,大量的資金被投入到工業項目上,致使有限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資金被壓縮和挪用。當地政府財政吃緊,要以有限的資金發展經濟、教育和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等,很難有較好的途徑籌集資金。政府雖然深知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但是有心無力。缺少相應的資金投入,必然導致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發展緩慢,嚴重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2、制度設計中存有缺陷。隨著農村實施稅費改革,致使農村的水利設施建設資金來源不再穩定,同時,國家之前采取的兩工體系都是農民農閑時進行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當兩工取消后,沒有了相應機制,致使水利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隨著農業稅費的取消,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外出務工,對于農村的水利設施不在熱心,不想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當對水利設施的事情投票表決時,很多人都投了反對票。此種情況加劇了農田水利設施缺人維護。
3、管理體制改革存在著滯后性。改革開放后,農村的土地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水利設施的環境也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農田水利設施相應的環境沒有發生變革,依然采用陳舊的管理體制阻礙了當前水利設施建設的發展。管理體制改革的滯后性,造成了基層水利設施發展困難。在缺少資金、人員等困難環境下,對于農田的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無力開展。從當前現狀來看,農村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日漸走向衰落。
4、水利設施體系不夠科學合理。水利設施包括各種功能互補和形態各異的水利設施子系統,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布局,才能夠實現彼此之間的配合,最大程度的發揮其防澇抗旱的作用。但是在實際過程中,不同水利設施之間缺少互補,銜接不當,無法充分利用寶貴的水資源。國家目前重視大型的水利設施建設,忽視了眾多中小型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工作,只是將其管理權簡單下放到基層,而基層受到人力、財力等因素的影響,只能夠被動消極的應對。
5、灌溉技術落后。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真正可以供農業使用的耕地面積卻是很少,同時農村農民的收入一直上不去等,農村水利設施的投入力度不夠,專業人才缺乏等,造成了我國很大一部分耕地依然采用傳統落后的灌溉技術。如常用的是漫灌方式,此種方式對于水資源的利用系數僅僅為0.49,浪費的大量水資源。長期體制不合理,資金缺乏和管理落后等,致使先進的滴灌、滲灌和噴灌等方式無法得到有效推廣,進一步加劇了耕地缺水情況。
三、加快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對策
1、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拓寬融資渠道。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往往會涉及到眾多的設備和器材等,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針對農田水利設施問題,設置專項建設和維護資金,積極協調相關政府部門,督促各地加大財政投入,盡快落實資金,滿足建設工程的需求。拓寬融資渠道,引入當前的市場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資金通過各種合作模式進入到水利設施建設中來,誰投資誰受益,充分的調動企業和個人等主體的積極性。
2、對水利設計結構進行科學規劃和優化。政府在投資水利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各種大型項目的建設,還需要關注大中型和小型水利設施之間的銜接,提高彼此之間的匹配性和協同性,通過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充分的考慮不同水利設施直接的銜接性。政府要重視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工作,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實現農田水利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大力發展科技,推廣現代灌溉技術。我國的農田灌溉技術相對比較落后,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和浪費水資源。要建設和維護農田水利設施,提高農業用水庫存。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推廣現代的灌溉技術,引進噴灌、滴灌等先進的技術技術來為我所用,能夠極大的節約水資源和提高灌溉效率。
4、重視生態環境。在持續不斷的加大水利設施建設的同時,還需要重視當地的生態環境,要不斷的進行退耕還林工作,加強對荒山和荒地的綠化植被工作,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從而減少水土流失問題。要加大宣傳工作,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植樹造林運動,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確保特定區域內的儲水、用水和降水的良性循環。
四、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要想解決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就要不斷的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要加大政府投資,拓寬融資渠道,加大科技發展,優化水利設計結構,引進現代灌溉技術,重視生態環境,不斷發揮水利設施的重要作用,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孫小燕.產權改革反思: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建設與管理路徑選擇—基于山東省10縣(市)的調查[J].宏觀經濟研究,2011,(12).
[2] 曹鵬宇.農村改革新時期推進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探討—以河南省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