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干旱缺水,是典型的灌溉農業,農業主要依靠水利灌溉,然而水資源是新疆干旱區最稀缺的。隨著社會快速發展,水資源供求矛盾日益嚴峻,節水舉措刻不容緩,新疆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說新疆節水關鍵在于農業。
【關鍵詞】新疆節水農業灌溉
新疆位于我國的西北邊界,處于歐亞大陸腹地,干旱又少雨,蒸發相當強烈,是典型的內陸干旱氣候特點,農業生產幾乎全部依賴于灌溉,可以說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由于新疆水資源較為匱乏,同時在農業灌溉方面,渠水利用率較低,因此,浪費灌溉用水的現象極其普遍,而且非常嚴重。所以在新疆發展有效的節水灌溉已然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節水灌溉,簡而言之是指采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提高灌溉水的生產率和水的利用率,就是要改變幾千年來人們的農業用水習慣,改粗放灌溉為精細灌溉、改不重視降雨的利用為充分的利用降雨。它是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的重要舉措,是節約農業用水,緩解我國水資源不足的有效途徑,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使傳統農業向高效、優質、高產農業轉變的重大戰略措施,也是對傳統農業用水方式的一場重大的革命。
1、新疆節水灌溉發展歷史及現狀
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水資源嚴重制約著新疆農業的發展,20世紀九十年代新疆年開始引進和開發高效的節水灌溉技術,經過聯合攻關,經過幾年多時間的科研、試驗,成功開發了適合農業耕作,高效節水的滴灌技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二十一世紀初年采用節水滴灌方式種植棉花。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應用的示范下,新疆政府積極在地方農村推廣應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新疆地方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也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新疆膜下滴灌、噴灌等田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農業年節水量在十億立方米左右,實現了節水、增產、抗旱、增效,保障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經過十多年農業高效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新疆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國內領先,現已成為國內及世界最大的高效節水灌溉區。
2、當前新疆節水灌溉技術的技術
新疆目前主要應用的節水技術:膜下滴灌、噴灌、地下滲灌、軟管灌、膜上滴灌,單就技術適用性來分析:
(1)噴灌與溝灌比節水30%左右,噴灌霧化使得噴灌受到氣流影響導致大量的無效蒸發,抑鹽作用小,投入成本較高,適宜在蒸發相對較小的地區和矮化、密植的小麥、苜蓿等上應用。
(2)滲灌節水,但有加重次生鹽漬化作用,水從40厘米土層中向上部耕作層移動,鹽分帶了上來,灌水器易堵塞,后期維護困難。滲灌適宜應用在果園內。
(3)軟管灌采用常壓灌溉,節水30%左右,對地表平整度要求高,管理運行復雜,勞動強度大,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節水灌溉技術,是介于漫灌和節水灌溉技術之間,適宜最作物進行補充灌溉。
(4)膜上滴灌灌水不均勻,地表有積水,田間蒸發強烈,造成水分損失大,不適宜進行大田應用。
(5)膜下滴灌不僅有節水、抑鹽作用、作物增產效果最高,水量是溝灌50%左右。比膜下滴灌又費水又有泛鹽作用。膜下滴灌不僅有節水、抑鹽作用、作物增產效果最高。
3、新疆節水灌溉中的問題
3.1 節水法律制度建設不完善。雖然近期大力推動節能減排,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包括節水在內的一些條例,但不可否認的是,節水法規制度方面的建設很不完善,尤其灌溉用水的市場機制,不健全。農用水價偏低,未形成真正的水市場,調節手段單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優惠措施不到位,都不利于新疆節水灌溉工作的實施。
3.2 多頭管理導致影響節水灌溉推廣。地方水務存在多頭管理的問題,在水資源與供水管理、河涌綜合整治涉及的截污、排水與河道管理、綠化工程、堤岸建設和環境、城市供水與農村供水、涉水工程審批等環節上權責不明,政事和政企不分,嚴重影響了節水灌溉的推廣。其次,重建設、輕管理仍然是長期以來未解決好的問題。
3.3 群眾的認識程度低,不具備水資源危機意識。很多地方老百姓養成了大漫灌思想,對水資源缺乏認識不到位,沒有水資源危機意識,節水意識淡薄,導致了抵觸情緒。
3.4 地方政府支持與否是節水灌溉推廣的瓶頸。借節水灌溉的幌子騙取國家資金的地區比比皆是,這些工程往往是形式主義,面子工程,給當地的群眾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如果用到工業上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那就是全社會收益,應由政府主導來對灌區管理部門做補償,但現在尚沒有建立一個有效的補償機制。
4、節水灌溉基本舉措
(一)充分利用降水;
(二)合理利用地下水,保護生態環境;
(三)骨干渠道防滲;
(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五)加強灌區體制改革和管理:
①應劃分節水項目的受益者,對國家有利的項目,應國家投入,對農民有利的農民投入。
②實行水權制,定額管理,超額用水,收費累進制。
③調整農業結構,提高用水效益,增強農民承受能力。
④農業節水與改造中低產田結合,通過改善排水條件,防止土壤返鹽,減少壓鹽用水,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用水效率,使農民得到改良土地的實惠,同時也節約了用水。
5、結束語
節水途徑再多,節水措施再好,如果無人組織推動、沒有完好的工程質量保證、沒有正確的政策引導、沒有法律作保證、沒有科學研究作先導,很難取得節水實效。目前新疆的管理水平仍很低,不少地方存在著體制混亂、組織松懈、工程殘缺不全、用水浪費等現象。我們必須強化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逐步實現節水管理的正規化。總之,當我們認識到水資源的危機時,就必須走節水農業灌溉之路,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農業持續、穩步的發展。節水灌溉要以“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始終代表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把發展節水灌溉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實行節水灌溉最大優點是水費減少。就達到減輕農民負擔,降低作物成本的目的,這樣水費好收了。水也節藥了。實行節水灌溉后,可以使我們有限的水資源更多的投入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建設中,同時使我們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使我們的水資源得到更好的有效的利用。
參考文獻:
[1]朱彬彬.新疆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3(12):306-306.
[2]李曉明.關于新疆發展農業節水灌溉的思考[J].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2013,33(1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