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南疆某縣為例,分析了高效節水運行管理現狀,并針對高效節水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就高效節水運行管理對策介紹了企業管理化模式,希望能夠為高效節水工程建成后的運行管理提供一點理論支持。
【關鍵詞】高效節水;運行管理;問題
1、高效節水運行管理現狀分析
本文以南疆某縣的高效節水工程為例展開探討與研究,對其運行管理進行分析。該縣早起實行的是大戶自管、基本農戶個人承包以及“村組+農戶”模式。按照地區的統一安排,實行“3+1”農業高效節水運行管理體質,并圍繞農戶建立了首部管理隊伍,圍繞水管人員建立了維修服務隊,圍繞農技人員建立農醫服務隊,并以此進行了水肥一體化投入機制建設。基于以上管理模式,該縣農業高效節水系統的運行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然而與此同時,現階段基本農戶運行管理存在的缺陷依然存在,具體闡述如下:
1.1 管理隊伍技術力量不足,難以適應節水滴灌系統運行的發展
目前南疆高效節水工程主要采用滴灌系統。滴灌系統的相關設施維護的專業性很強,例如中水泵、變頻、過濾器、變壓器以及管道等等,其管理應安排專業人員。但是,有很多這些管理人員大部分從村民中選拔,他們的技術能力顯然與專業人員相比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其能力范圍也局限于對輸水管道的處理,如果面臨的問題比較復雜,那么他們往往無法處理,進而影響到節水滴灌系統的正常運行。
1.2 激勵機制缺失
目前南疆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建成后的運行管理主要實行的是“3+1”機制,基于這一機制,首部管理人員的薪資待遇并不理想,并且工資拖欠的現象普遍存在,進而造成這些工作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難以保持較高的工作熱情。而對于維修服務隊以及農藝服務隊而言,他們本身就有繁忙的工作,技術水平也不高,再加上工作中激勵機制的缺失,進而導致系統正常運行無法得到保障。
1.3 監督管理不到位
村委會決定了首部運行管理人員的人事安排,而通常情況下首部運行管理又會與村級事務相重合,進而造成居民難以有效監督首部運行管理人員,最終結果就是在運行過程中關系水、人情水現象普遍存在。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在系統運行管理中,設計的輪灌制度灌水往往沒有得到充分落實,對于系統的正常運行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2、高效節水運行管理對策分析
基于上述問題,該縣對農業高效節水運行管理模式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改進,2013年決定實行物業化管理模式,并首先開展試點工作。基于此,該縣于2014年成立了農業高效節水運行管理服務公司兩家,并針對高效節水運行管理企業化進行試點。農業高效節水運行管理公司的人員主要為一些經驗豐富、經濟實力強,管理水平較高的人組成,公司管理實行社會化、專業化管理,并實行盈虧自負的機制。關于企業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具體闡述如下:
在公司隊伍的組建方面,公司在高效節水工程專業施工隊伍建設中聘請的是當地具有豐富管理與維修經驗的人員,并以此作為首部管理隊伍的技術骨干,在巡回檢查與技術支持之下,解決相應問題。同時,根據農業高效節水系統的受益區,聘請部分群眾參與到實地操作工作中。在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中,公司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并制定一系列獎懲制度,以此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同時不斷完善薪酬制度,保障工作人員工資待遇。由于管理工作人員聘請的是當地農民,因此與受益區群眾的溝通與協調工作比較好開展,當地的就業渠道也由此得到擴展。基于此,農業高效節水系統的正常運行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
對于有意向的鄉鎮、村委會,公司與其進行合作,并組織村民通過“一事一議”的形式,完成運行管理合同的簽訂,對雙方職責加以明確,具體為水源調度與服務費收取由鄉鎮、村委會負責,而公司則主要負責系統的運行與管理。
站在公司的角度,其職責為運行與維修首部設備與地埋管道。在系統運行時,還要配備兩名工作人員來調試滴灌首部設備以及運行與維護設備與地埋管道。在滴灌系統運行時,如果發現問題,就及時采取處理與維修措施,為系統正常運行提供保障。此外,針對地面管的維護,還采取了一定措施對農戶進行監督與督促,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系統運行中嚴格按照輪灌制度進行操作,公司管理與村委會脫離,使人情水、關系水得到有效防治。首部管理人員對澆水秩序進行了統一與規范,并提前通知農戶對滴灌帶與地面PE管狀況進行檢查;就受益區群眾職責而言,他們的任務則是每年滴灌帶的更換與鋪設、連接地面PE管,同時在滴水過程中維護、檢查滴灌帶以及地面PE管。
關于高效節水運行管理的經費來源,在滴灌系統運行前,公司實行先交費后澆水、后交費后澆水的制度,按照實際管理面積向受益區群眾收取一定的服務費,而公司人員工資支出、電費支出以及維修服務費等支出則來源于這些收取的費用。通過鄉鎮府向農戶下文通知,督促其上繳高效節水管理費用,并組織安排工作人員上門收取,采用統一收繳、專款專用制度,在灌溉之后,公司在按照滴管面積、用水量以及應收費用在所在鄉鎮與村委會公示欄進行公示。
3、結語
通過高效節水企業化管理模式的實行,有效解決了該縣技術力量缺乏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益,公司針對管理人員隊伍建設與獎懲機制進行不斷加強,使服務更具主動性與積極性。公司針對規章制度進行不斷完善,不斷加強監督力度,并與鄉鎮、村委會配合,在共同監督之下,輪灌制度得到充分落實,人情水、關系水得到有效防治,農業高效節水系統的正常運行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國慶.淺談高效節水工程運行管理的體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16):63-64.
[2]張國慶.淺談高效節水工程的運行管理[J].甘肅農業,2014,(23):129-130.
[3]何峰,朱美玲.新疆農業高效節水工程資產運行管理模式比較分析[J].節水灌溉,2015,(5):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