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對農田水利建設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國家對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在投入力度上也日益增加,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良好發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在農田水利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基于此,本文對從發展農田水利的意義出發,系統剖析存在的問題,并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促進農田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問題;發展對策
農田水利是農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國家明確要求加大農田水利投入力度,推進生態農業水利建設。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有助于農業結構優化和調整,有助于全面落實小康建設。所以,有必要對當前我國農業水利發展中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積極發展農田水利的意義
(一)強化農業生產力
農業生產往往會受到氣候的影響,而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化,尤其是在降水量分布上表現為南多北少。這就使得不同地區在農業生產中面臨多種問題,降水量過多出現水災,降水量過少則出現旱災,都會影響到農業的穩定生產。但通過農業水利設施可對水資源進行有效調節,有效進行防水和治水,使農田可適應不同氣候環境生產,進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二)改善農民生活用水
伴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農業水利對水資源已有良好的凈化效用,這在較大程度上保障了人們的生活用水,確保農村社會的良好的生活環境。如今,農田水利工程已然成主要的生態工程,在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這是符合我國科學發展的觀戰略,如圖1。
二、新時期我國農田水利存在問題分析
(一)設計缺乏規范
在早期,由于缺乏科學、統一的設計標準予以規范,以致于建成的農田水利工程在結構上不太合理,難以達到預期的防洪抗旱效果。具有表現在三個方面:(1)在對農田水利進行規劃和設計時,未能開展全面的實地考察,未系統考慮到地形、地質等因素,使得設計方案不符要求,使得工程的水利效用大幅降低;(2)設計過程中未詳細掌握本地區的氣候情況,尤其是降水量未明確,盲目投建,進而使得水利工程無法滿足農田澆灌實際需求;(3)未根據農田規模和農業形式開展設計,使得水利設施未能用到,這不不但導致資源浪費,且未達到相應農田水利的質量要求。
(二)水質質量降低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根本目就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但要保證水質量。最近幾年,我國農業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水污染也日益嚴重,原因是在農業生產中,大量應用化肥、農藥,同時水利工程對對水資源保護不到位,使得農業生產用水質量難以得到保障。而這些問題,都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帶來不利影響。
(三)建設難度增加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作,為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質量,需各級政府、社會及農民面通力協作,如此才能確保農田水利建設的穩步發展。但當前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發展還較落后,農民的水利建設意識還不強,這直接影響到農田水利的建設。此外,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術還不成熟,對綜合型的生態農田水利在設計和施工上還不能有效把握,不利于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
三、新時期發展農田水利的對策
(一)提高設計水平
一方面,應對農田水利工程設計人員進行資質審查,對不具資質的人員須及時剔除,以提升設計隊伍整體質量,進而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得到科學合理的設計。另一方面,對設計圖紙必須進行嚴格審查,水利管理部門應組織農業、水務、環保等部門進行全面分析,對不合理之處及時予以改進,如此才可保證農田水利程的設計滿足要求和標準,進而確保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也是新時期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關鍵因素。此外,還應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人員定期開展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并要深化考核,強化他們的專業技能。
(二)重視水源保護
一方面,應開展農田造林工程,形成自然“凈化機制”,如此不但可有效凈化農業灌溉水源,還能發揮涵養水源作用,把將降水有效存儲在地下,提升農田地下水含量,增強農田抗旱力;另一方面,應鼓勵并引導廣大農民開展綠色農業生產,如此可最大限度降低對化肥、農藥使用,減少污染,而這需要加大農業技術推廣,政府需加大投入,讓更多現代農業生產專家深入基層進行指導,讓農民更好的掌握綠色生產技術。如此,才可確保農業生產用水的安全性,進而提升農業產品安全。
(三)加強建設投入
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生產建設和發展的命脈,應加大此方面的投入。一方面,應加大農田水利工程的技術投入,確保技術科研順利開展,提高農田水利工程技術水平。優良的農田水利工程不但可滿足農業生產需要,還可發揮良好的防洪抗旱效用;另一方面,應不斷加大偏遠農村的農業水利工程投入力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同時,可有效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四)健全監管機制
農田水利建設和發展中必須要有必要的監管,應從這幾方面完善監管機制:(1)應在各地區創建農田水利的專門管理機構,更好的協調當地農民參與和配合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日常管理,以保證農田水利的完整,功能能得到充分發揮。(2)強化施工隊伍監管,在新建的農田水利工程中,必須嚴按既定施工方案開展,并定期進行質量抽檢,對未達到標準的,必須及時修改,如此才可工程達到國家標準,才可使農田水利工程穩定運行。(3)積極協調農田水利相關部門,明確各自職責,主要是水利部門、當地政府、村委會等,如此才可確保農田水利的建立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石成.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1,14(10):288-289.
[2]王冠軍,柳長順,劉小勇等.新時期農田水利發展的有關問題探討[J].水利發展研究.2011,10(2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