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建筑工程已經經歷了多年的發展歷程,隨著建筑工程的發展、壯大,工程質量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由于工程質量存在問題較多,本文就工程質量的管理和控制認識、存在問題、解決辦法等方面進行簡單敘述。從而防范質量問題的發生。
【關健詞】工程質量認識;管理與預控;解決
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計,建筑工程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建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并有可能對國家、消費者的生命財產造成直接損失。為了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的管理,保證工程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認證貫徹落實《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建設單位、承建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質量負責,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堅持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原則,并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設工程質量。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整體認識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要進行工程質量控制,我們應了解建筑工程質量的特點,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工程質量控制的原則以及工程質量的責任體系。
1.1 工程質量的特點。建筑工程質量的特點是由建設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設生產特點決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產的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產品的固定性,生產的流動性;二是產品的多樣性,生產的單件性;三是產品形體龐大、高投入、生產周期長、具有風險性;四是產品的社會性、生產的外部約束性。
1.2 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工程項目施工涉及面廣,影響質量的因素很多,如設計、材料、機械、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最關鍵的是對影響工程質量的人員、施工工藝、材料和環境四大因素進行控制。
1.2.1 提高施工人員技術素質。工程開工前,施工技術管理人員需具備較強的質量規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和技術指導、質量檢查的能力,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和圖紙會審。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專業人員應有精湛的技術技能,實行持證上崗,施工人員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均應按規定工藝和技術要求進行,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人員應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應主動、積極地配合質量人員檢查。
1.2.2 把好工程材料質量關。一是把好采購關,選擇國家認證許可、有一定技術和資金保證的供貨廠家,選購有產品合格證、有社會信譽的產品,二是把好材料質量關,運到施工現場材料附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技術說明書,施工單位要嚴格執行建材檢測的見證取樣送檢制度,待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對不合格的材料不準進場。三是把好材料存放關,材料在保管使用中要做到“先進先用”的原則,根據各種材料的特性妥善保管。
1.2.3 加強對施工方法管理。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藝是否先進、施工操作是否正確,都對工程質量產生影響。在當前工程項目建設中,加強對方案合理性管理也要大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不斷提高工藝技術水平,是保證工程質量穩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1.3 工程質量的責任保證體系
1.3.1 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是工程項目的主辦單位,是建設市場活動中重要主體之一??刂浦ㄔO工程全部投資,并且是該投資行為的最大受益者,應對項目的質量管理負責也就是說,建設單位在遵守國家建設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前提下具有管理建設行為的絕對自主權,同時也應該承擔因管理行為失誤或不當所導致的質量損失和事故的直接責任、間接責任和連帶責任。
1.3.2 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應在其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年承擔工程,不得轉包或者違法分包工程,施工單位應嚴格按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規范標準組織施工。承接工程時,施工單位應當建立質量責任制,選好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員。做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的檢驗,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
1.3.3 監理單位。監理單位應在其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年承擔監理任務,并依照法律、法規以及有關的技術標準、技術文件,代表建設單位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理并承擔責任。采取旁站、巡視和平行檢驗等形式,對建設工程實施監理。承包人施工的每道工序,都需要經監理公司現場工程師簽定認可,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建設單位不撥付工程款,不進行竣工驗收,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裝,施工單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重點監督施工企業各有關人員質量責任是否履行,發現違法違規,不履行質量安全責任的有關人員,要堅決予以處罰。
1.3.4 設計單位。設計單位應在其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年承擔工程任務,提供的勘察、設計成果必須真實、準確、詳盡,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同時設計單位也必然要承擔工程設計的質量義務和相應的法律責任。設計文件的質量決定了建設工程的“先天”質量。數據統計顯示,由設計因素造成的工程質量事故在質量事故中占有相當的比重。因此,規范設計單位的設計行為,提高設計質量已經成為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2、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途徑
2.1 各級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加大建筑市場管理力度,依法治理工程質量。隨著《建筑法》的頒布實施,這一現狀將得到改變。堅決查處無證設計、無證施工、無施工報建、無委托質量監督的工程項目;嚴厲查處質量事故責任者。
2.2 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切實強化企業管理,重點是加強企業的資質管理,必須堅決制止無資質施工隊和低資質施工企業與較高資質施工企業之間亂掛亂靠的現象。
2.3 施工企業必須強化質量意識,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施工質量管理,精心施工,堅決消除工程質量通病。
2.4 必須有效控制建設單位行為,禁止不合理壓價和墊資或變相墊資施工,禁止肢解工程和層層轉包工程:禁止以速度壓質量的行為。
2.5 加強材料檢測工作,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檢測合格報告單,要實行建設單位監理有見證的材料送檢制度,要加強現場抽查制度。
2.6 加強圖紙會審制度,要提高工程方案會審和施工圖紙會審質量,堅決杜絕未進行圖紙會審先開工的行為,同時也要防止圖紙會審走過場的現象。
2.7 進一步強化政府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和施工過程監理。要提高質量監督的覆蓋率,必須把建筑工程項目都納入政府質量監督范圍。
3、結束語
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層次和施工現場的每一個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產品生產周期長、自然環境影響因素多等特點,決定了質量管理的難度大。目前建筑工程領域質量管理制度正處于逐步完善階段,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相關制度的推行,將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實施長效管理;不斷修訂、完善和健全工程質量安全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進一步增強企業質量管理的自覺性,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提高質量意識,加強項目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我們必須運用現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國際質量保證體系標準建立公司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保持有效運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質量水平不斷提高,才能在市場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工程質量管理控制》 QV/QT—2005.
[2]第三屆“中國建設工程質量論談”2008年,深圳.
[3]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建設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4]廖品槐.《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5]劉光庭.《質量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