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MM巧克力等著名品牌的瑪氏糖果公司(Mars)繼承人之一Pamela Wright,在2014年初的資產總額為166億美元,到去年底卻只剩下約19億美元,銳減85%以上。
人們在研究其“資產縮水”的原因之后發現,過去兩年Wright把個人名下的財富轉入信托計劃之中,以規避高額遺產稅,這使她本人持有的Mars股權從30%驟降至2.5%。但是,Wright的家族整體資產總額依然高達760億美元。富人利用信托將資產平穩交給下一代,并大幅減少遺產稅。
稅收的小船說翻就翻
前不久,剛剛拿到加拿大楓葉卡X先生接到加拿大政府的通知,他可能被征收高達七位數的賦稅。他驚慌之余四處求助,卻被告知為時已晚。
X先生并非孤例,《2015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顯示,約25%移民富人認為,稅收是他們移民后遇到的最大障礙。睿璞家族辦公室創始人郭升璽指出,對于富人來說,資產規劃要趁早。如果沒有對資產進行提前規劃,在取得第二國身份時,才是麻煩的開始。
有統計顯示,中國億萬資產高凈值人士平均年齡51歲,這意味著,未來10年到15年,一代的淡出,財富的傳承,企業的接班,逐漸進入高峰期。
在郭升璽看來,50歲出頭仍在壯年,有時間提前安排自己的退休規劃。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客戶對稅務和法律的了解近乎于零。他遇到普遍的情況是,很多高凈值客戶早已擁有一個外國身份,但是資產卻沒有提前規劃。有一天他們突然發現自己要繳很多稅,這個時候他們想去找一些專業的機構幫助,但走到這一步,回旋余地已經不大。
以X先生而言,他在移民之前顯然沒有考慮到移民國的稅收問題,導致后來不得不繳納高額稅收。加拿大實行全球征稅,移民前申報的資產不需要繳稅,移民后,X先生全球資產都會向移民國政府公開,按該國法律全球征稅。
更極端的例子是美國。在全球征稅的國家中,美國的執行力最強。美國“外國賬戶稅收遵從法”(簡稱FATCA,肥咖條款)自2013年1月起生效。FATCA執行三年多來,“美國身份”的定義,也由狹義的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擴張到有美國地址、美國電話、美國賬戶等群體上。這造成所有境外銀行干脆“一刀切”,對所有涉及美國“ US related”的賬戶一律拒接。在設立離岸信托等結構上,美國身份人士自然被拒之于大門外。也就是說,一旦中國富人擁有了美國身份,不僅要適應更嚴格的稅收制度,連使用金融工具都將受到諸多限制。
要規避上述各種風險,辦法只有一個—移民之前做好資產規劃。
郭升璽簡評
移民公司在幫客戶辦理移民的時候,一般用最“精簡”的方式,對于他們來說,幫助客戶拿到卡,業務就結束了,之后的事情與他們沒有關系。像X先生這種情況,如果提前做好規劃和安排,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稅收。等到“生米煮成熟飯”之后,只能按照移民國法律,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巧用信托傳承無憂
已經88歲高齡的李嘉誠何時退休,一直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一直“不退不休”,但李嘉誠早已為退休做好準備:為每個家人購買巨額保險,同時設立了至少4個家族離岸信托基金,分別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對每個信托基金指定了受益人。除李嘉誠,甲骨文公司的創始人勞倫斯·艾利森、沃爾瑪家族,以及龍湖地產實際控制人吳亞軍都成立了離岸信托。
通過離岸信托,不僅能達到稅務方面的合規與優化,更重要是實現財富保全與傳承。
退休是財富傳承當中重要的一環,尤其當它涉及到國籍和身份的變更時,情況更為復雜。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征收遺產稅,近年中國開征遺產稅的風聲也越來越緊。同樣以美國為例,一位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離世時,不管他的遺產位于地球上哪個國家,其繼承人都有義務申報遺產總額,并繳納遺產稅。根據美國稅法,遺產稅的起征點2016年為545萬美元,對于遺產超出起征點部分征收40%的聯邦遺產稅。同時,各州還有各自的遺產繼承稅,不同州有不同規定,大多數州起征點在100萬美元。
郭升璽介紹,一般來說屬于金融投資、現金等非不動產部分,在當地稅務律師的幫助下還可望爭取到適當的減免,但是不動產是以不動產所在地的法律為原則征稅的,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通過信托進行財富傳承,可以達到優化稅收的目的。
一個行之有效的離岸信托架構信托設立之后,信托資產的法律上擁有權將從委托人身上剝離,信托資產不被視為個人資產。將來,在委托人過世后,信托資產也不會被納入委托人遺產。這就避免了委托人因為其住所或國籍的法律而被征稅,或者因為離婚、死亡、繼承人爭產等原因,使資產被強制分配或蒙受損失。
當然,信托亦并非萬能。郭升璽提醒,信托設立講究時機,如果在不恰當的時間節點上成立的信托,可能達不到資產保護的效果。比如,信托設立人在欠下大量債務的情況設立信托,信托最終可能被認為是惡意信托而失去保護作用。另外,根據全球征稅的相關規定,每個國家對信托可以達到稅務優惠的時間節點并不相同。對美國而言,在成為美國身份之前兩年以內設立的信托結構、保險等,都需要和美國國內收入署(IRS)披露,所以,需要在取得美國身份兩年之前就做好避稅規劃。對于加拿大,拿到楓葉卡以前的信托資產可以達到稅務優惠,不過,在成為加拿大居民后仍然繼續向該信托注入資產,則該信托被“玷污”而需要繳稅。
郭升璽建議
對于Y先生而言,在退休之前,他需要對這些資產作一些整體的規劃。
首先,建議Y先生設立一個離岸信托,將股票、現金及保險等資產放到離岸信托當中,受益人可以包括太太及孩子等。
在美國的房子,我們建議他設立一個美國在岸信托,將房子放在信托中,可以節省遺產稅以及贈與稅。
中國的房產如果登記在Y先生名下,這樣處理起來比較復雜,它不能直接放在信托當中。建議在國內成立一個公司A,將房產放在A公司名下,然后離岸信托下成立一個SPV公司(指特殊目的的載體也稱為特殊目的機構/公司),將A公司的股權100%轉讓給SPV公司,這樣一來,A公司就變成了外商獨資企業(即WOFE,Wholly Owned Foreign Enterprise),國內的住宅通過這個結構成為了離岸信托中的資產。將資產放入信托當中,資產的所有權在法律上發生了轉移,這些資產不會因為Y先生移民他國而被征稅。將來,Y先生離世后,這些資產可以被免征遺產稅,而其妻子、子女或其他指定的信托受益人,仍可以持續享受信托資產帶來的收益。
你是哪國的稅務公民?
很多中國富人習慣的“移民不移居”,他們取得了另一國“綠卡”,卻仍保留中國身份或護照,或大部分時間在中國工作和居住。在全球稅收環境日益透明的背景下,多國紛紛加大全球征稅的力度,“移民不移居”可能會使富人面臨更多稅收。專業人士指出,對于稅收規劃而言,成為哪個國家的稅務居民比持有什么國家的護照更重要。很多中國人喜歡的移民國家都實行全球征稅,一旦在這些國家居住超過183天,就會成為稅務公民,負有按照該國法律繳稅的義務。
也就是說,一位中國公民移民后,如果他仍然長期居住在中國而成為稅務居民,就有可能需要向兩個國家納稅。雖然很多國家之間都有稅務對沖,但是仍然會多繳稅。一個簡單的例子是,持有美國綠卡的中國人,實際上大部分時間居住在中國,此時,他既是美國稅務公民,又是中國的稅務公民,將負有同時向兩個國家繳納義務。假設他在內地賺了600萬人民幣,他會被要求在中國內地繳稅,比如是20萬;與此同時,也會被美國政府要求繳稅,如果美國的稅率比較高,一共要繳30萬,但根據稅務對沖,他在中國繳稅的部分會被扣除,最終會被要求繳納10萬(30萬-20萬)。
即便避免成為兩個國家的稅務公民,國際間的稅收仍然非常復雜。瑞士多家族辦公室兼資產管理公司Hérens Partner執行長Guido Buehler指出,移民之后退休人士通常按當地法律交稅,但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是,移民國如何認定來自于原國籍的收入和資本所得,這需要進一步研究稅收條款和雙邊稅收的法律。
Guido Buehler提醒,在移民前要把相反的情況考慮進來。經過一段時間后,移民者可能改變主意決定返回祖國定居,因而要放棄最初的移民計劃。由于中國不承認雙重及多重國籍,考慮這一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