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李大媽近來出現膝關節疼痛,最初她認為是勞累引起,但休息后非但沒見好轉,反而疼痛加重,并出現腫脹。她到附近醫院檢查,說是膝關節積液,醫生為她抽出了10ml的積液。抽過水后好一些,但過了不久又出現了積液,李大媽又去抽了積水,如此幾次下來,最后一次抽積水后,病情仍然不見好轉,并且活動受限,站立時也感到疼痛,李大媽這下沒辦法了:膝關節積液除了抽水還能怎么辦?
鄭大四附院的骨科專家時寶振說,膝關節積液不是一種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種表現。由于膝關節滑膜廣泛位于關節囊內層,故遭受損傷和感染的機會較多,如創傷、骨質增生、細菌感染、關節退變、風濕性疾病等,均可引起膝關節積液。這些疾病可使關節滑膜受到機械、生物、化學等的刺激,引起滑膜組織充血、水腫、血管通透性增高,滑膜過度分泌、吸收減少,從而出現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
對于膝關節積液,首先要查清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然后再確定治療方法,一般不要在確診前抽取積水。因為這樣做會造成膝關節的積水越來越多,而且盲目抽積水,會給膝關節病的后期治療增加難度。有的患者血液檢查有問題,要考慮細菌感染,如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等,只有針對病因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療效。
膝關節積水,不少是由于半月板損傷導致的,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有重負荷運動、蛻變性改變(即老化)、先天發育異常等,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對于外傷造成的半月板損傷,傷情較重者,一旦確診后,建議盡快進行醫學治療。如系老年性退化造成的半月板損傷,可先采用保守治療,通過藥物、休息等緩解癥狀,同時注意不要發生新的損傷;平時可以局部熱敷止痛,注意休息,避免運動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