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 我們總是說飲食養生,卻忘記了另外一句話“病從口入”。隨著媒體的各種曝光,大家都知道了現在的食物越來越不安全,充滿了各種隱患。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吃的食物,恰恰是最容易滋生病菌的。將這些病菌吃下肚子,生病,中毒都是常事。
你知道哪六類食物細菌最多嗎?怎樣做才能殺菌?生活中還有哪些是細菌猖獗的所在?下面就一一告訴大家,以后吃東西時可要長個心眼哦!

食物常見七大病菌
1. 副溶血弧菌 生海鮮中通常存在副溶血弧菌。吃生海鮮或未煮透的貝類海鮮24小時左右出現拉稀、胃痙攣、惡心、嘔吐、發燒和發冷等癥狀。一般病情會持續3天。
【預防】:不能生吃海鮮,徹底煮透后才可放心食用。
2. 李斯特桿菌 李斯特桿菌常見于土壤和水中,在生食和未消毒牛奶中也有發現。
與其他病菌不同,李斯特桿菌在一般冰箱的低溫下仍可生長。感染癥狀包括:發燒、打冷顫、頭痛、胃部不適和嘔吐等。
【預防】:冰箱殘留污漬應及時清除,特別是生肉、熱狗和午餐肉等產生的血水和污漬等。
未開封午餐肉放置冰箱別超過兩周,熟食店購買的肉食,放置冰箱中不超過5天。
3.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常見于生禽肉食、蛋類、牛肉、未清洗的水果和蔬菜中。
感染沙門氏菌會導致發燒、腹瀉、胃痙攣等癥狀,持續時間4~7天。
【預防】:不吃生的或未煮透的雞蛋,生肉應與蔬菜、熟肉分開存放。
4. 大腸桿菌 未燒熟的牛肉、果汁、生牛奶及被污染的飲用水等可能含大腸桿菌。感染這種細菌會導致嚴重腹瀉、腹痛、嘔吐,持續時間5~10天。
【預防】:肉食一定要燒透,水果蔬菜在食用或烹飪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凈,避免喝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
5. 空腸彎曲菌 雞肉和牛肉中常會有空腸彎曲菌。大多數人一旦感染該菌則會在2~5天出現腹瀉、痙攣和發燒,并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病情持續大約一周。
【預防】:除了肉要徹底加熱之外,處理生冷的雞或牛肉后一定要洗手,臺面及廚房用具應及時清洗干凈。
6. 弓形蟲 被污染的水、未煮熟的肉食都可能含弓形蟲。通常感染弓形蟲沒有癥狀,但是有些人會出現頭痛、身體酸痛和發燒等流感癥狀。
弓形蟲嚴重時還會傷害孕婦及免疫系統低下人群的大腦、眼睛等器官。
【預防】:處理食物時一定要徹底洗手,避免飲用不潔水。
7.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常見于污染的食物和飲水中,人與人之間也會交叉傳染。
感染癥狀包括:惡心、胃痙攣、嘔吐、腹瀉、頭痛、發燒,癥狀通常會持續好幾天。
【預防】:使用肥皂反復洗手,廚房臺面應該徹底消毒。

六類食品最容易滋生細菌
1. 包裝好的綠葉蔬菜 包括萵苣和菠菜在內的綠葉菜,一直是近年來幾種疾病肆虐的“罪魁禍首”。像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這樣的有害菌,會通過多種途徑污染蔬菜,比如帶菌動物的糞便污染了土壤和水源,或是采摘和包裝過程中接觸到病菌。
專家提醒,包裝過的蔬菜反倒更容易受污染,如果你想降低風險,那就選擇整棵的新鮮蔬菜,而不是包裝過的那種。營養飲食,歡迎咨詢露露:
如果買卷心菜,最好將外面的葉子剝掉,因為那里更容易被污染。去掉外層葉子后,要洗洗手再去處理其他部分。
但如果是菠菜這樣的散葉蔬菜,里外葉子被污染的幾率是一樣的。惟一的辦法還是加熱殺菌。
2. 有裂心的蘿卜 有裂心的蘿卜或瓜類最好別吃,很可能是遭受過嚴重的蟲害,也有可能是因為人為的非正常種植過程造成的。
3. 豆芽 培育豆芽的土壤被水浸泡,而且一直保持濕潤——這恰恰是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
人們食用豆芽后生病的情況經常出現,即使你在自己家里種豆芽,也不能高枕無憂——不管你有多小心,大面積種植環境下滋生的有害菌同樣會在你種的豆芽上出現。
沖洗豆芽是不能清除有害菌的,惟一的辦法就是用火煮或者炒它們。
4. 半生牛肉餡 吃生的或五分熟的牛肉通常都得冒點兒風險,因為它們可能攜帶了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就算牛肉的生產過程沒有一絲漏洞,還是存在帶菌的可能。
最保險的方法是選擇經滅菌消毒的牛肉制品。絞好的牛肉餡比整塊牛肉更不安全,因為它的加工程序更多,更容易被細菌污染。
140攝氏度以下的溫度通常只能讓肉餡達到五分熟。而讓肉餡熟透需要160攝氏度的高溫,這樣才能殺死細菌。熟透的肉餡里面呈褐色而不是粉色。
5. 隨意采摘的野菜 不要隨意采摘、購買、食用野菜。有些野菜即使無毒,多吃對人體的健康也有損害。如灰菜、莧菜、苜蓿、槐花等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吃后易使人經日光照射誘發日光性皮炎。
另外,工業廢水、化肥農藥在土壤中易污染野菜,更加不利于人體健康。
6. 壽司 壽司的最大問題是寄生蟲——絳蟲、扁形蟲和蛔蟲,像生魚中就很可能含有這些寄生蟲。雖然不能保證生魚百分百安全,但是,吃時蘸醬汁或者青芥可能起到一些殺菌作用。
魚至少在145攝氏度的高溫下烹調1分鐘,這樣可殺寄生蟲。但是,那就不是壽司了。惟一可生吃魚又保證不攜帶寄生蟲的方法,是吃用冷凍魚做成的壽司。
生魚在零下31攝氏度的溫度下,冷凍至少15小時可殺死寄生蟲。
教你清洗果蔬的小技巧
1. 巧洗水果可選擇用食鹽 洗水果時可以選擇用食鹽,在水果表皮過水浸濕后,放一點鹽,然后雙手握著蘋果來回輕輕地搓,表面的臟東西很快就能搓干凈,然后再用水沖干凈,就可以放心吃了。
【原理】:利用了鹽的小顆粒狀態,增強了摩擦,而且食鹽也非常干凈。
2. 皮可食用類果蔬 如:蘋果、桃子、西紅柿和西葫蘆等。
清洗方法:在自來水下搓洗30~60秒。頑漬可用蔬菜刷或手指擦洗。但桃子等較軟水果不宜用力搓洗,以免破皮。
3. 剝皮食用類果蔬 如:西瓜、哈密瓜等瓜類、橙子和香蕉等。
清洗方法:用蔬菜刷或者未使用過的牙刷,在自來水下刷洗表皮30~60秒。盡管此類水果的皮一般不直接食用,但是水果往往經過多人之手,表皮(特別是褶皺處)難免會染上細菌,而剝皮或刀切的時候,果蔬皮上的細菌就可能趁機而入,進入果肉。
4. 成串類果蔬 如:各類漿果和葡萄等。
清洗方法:將成串果蔬去除莖后,放入漏勺,然后用自來水噴嘴沖洗至少60秒。
5. 葉類果蔬 如:菠菜和萵筍等。
清洗方法:剝去外層的老葉子,用涼水沖洗30~60秒。然后晾干水分。即使是售前清洗過的綠葉果蔬,烹飪前也最好用水沖洗一下。
通過上面的介紹,你知道藏在食物中的七種細菌有哪些了嗎?你知道飲食禁忌有哪些了嗎?這些食物一定要看準了再吃,健康飲食才能讓你少生病,擁有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