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間,中國陶瓷藝術品拍賣一直以元青花、明清官窯彩瓷為主,宋瓷不受重視,上拍作品數(shù)量少,成交價也普遍偏低。不過,近年宋瓷越來越頻繁地現(xiàn)身各大拍場,價格自2005年起也逐漸攀升。2012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億港元的天價成交,刷新了高古瓷的世界拍賣紀錄。長期低迷的宋瓷市場狀態(tài)正在逐漸改變,更多的精品也吸引著市場的關注。這是否意味著宋瓷的春天將要到來呢?
宋瓷價值被市場低估
在很多收藏界的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宋瓷代表了瓷器收藏的頂尖水準。無論從稀有程度、歷史價值、文物價值來看,宋瓷顯然都要超過明清瓷器。然而,與明清瓷器相比,宋瓷卻陷入了價格扭曲的“怪圈”,其市場價格與明清瓷器相比明顯偏低。多年來,明清瓷器受國際市場影響,一直以來都是拍賣場的寵兒,成交價格也普遍高于宋瓷5~10倍,這存在嚴重的“價值倒掛”現(xiàn)象。同時,市場對宋瓷的認識也相當有限,這導致其暫時無法成為收藏市場的活躍成分,其價值被嚴重低估。
自1993年香港佳士得推出宋瓷拍品,十多年后,宋瓷市場在兩大國際拍行的引領下逐漸變得火熱起來。2006年,倫敦蘇富比秋拍推出的一件南宋龍泉青釉紙槌瓶以118.4萬英鎊成交,一舉刷新了宋代龍泉瓷器的拍賣紀錄。2014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大盌”以1.4684億港元成交,成為第二高宋瓷拍賣成交價。
此外,宋瓷逐漸成為各大拍賣專場的主角或亮點。2014年10月,邦瀚斯香港舉辦“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國古代陶瓷”專場拍賣和2015年香港佳士得專門推出“古韻天成—臨宇山人珍藏(一)”專場拍賣,進一步提升了人們對于宋瓷市場的熱情。2016年羅芙奧香港春拍中也推出“寂靜歡喜—古今人文藝術專場”,其中的多件高古瓷作品同樣受到藏家追捧。
知名藏家看好宋瓷
宋瓷本身存世的數(shù)量很少,進入市場中的數(shù)量就更少。近年來宋瓷價格雖然無法和元青花相提并論,但價格已經(jīng)穩(wěn)步上漲,拍賣場上也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即使宋瓷保持了快速升值態(tài)勢,但業(yè)內(nèi)專家認為其升值空間還遠未發(fā)掘。而且,宋瓷相比受到過分追捧的明清瓷器來說,是收藏中的潛力股,今后上揚的空間更大,目前仍是建倉良機。但同時,由于宋代官窯瓷器在市場上已經(jīng)不易見到,因此民窯瓷器也開始逐漸為一些收藏愛好者所青睞,且由于民窯瓷器目前的價位普遍不高,其升值空間更加看好。
古董鑒藏家翟健民在2012年10月的華人收藏家大會上就提出要關注高古瓷,尤其是宋瓷。在他看來,宋瓷的價格是被低估的,而這也值得引起藏家的關注。翟健民看似主攻明清瓷器,但他自己有體系地進行收藏的也是宋瓷。其龍泉窯宋瓷藏品還曾辦過展覽。翟健民收藏宋瓷一方面是為了和自己主要經(jīng)營的明清瓷器區(qū)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個人對宋瓷的喜愛以及對宋瓷市場的看好。
相比于古代青銅器、古代石刻等門類,古代陶瓷雖一直受收藏界關注,卻始終遭受價格市場冷落。對此,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認為,這主要還是審美的差異化。國內(nèi)因拍賣法規(guī)和文物保護法的約束,高古瓷的流通與交易受限,明清官器、御用器物自然成為藝術市場的主流,價格水漲船高,反倒顯得高古瓷器不被市場看好。與之相對的是國際市場對于宋瓷的追捧。欣賞宋瓷往往需要藏家具備更高的審美情趣,而這些高古瓷背后的歷史沉淀更決定了其藝術價值。
奉文堂藏中國古代陶瓷專場拍賣的成功,被業(yè)內(nèi)認為預示著高古陶瓷春天的到來。2013年2月,在美國紐約舉辦的亞洲藝術周上,一只宋刻花定窯碗被世界著名古董商埃斯科納奇以223萬美元買下,成為以宋瓷為代表的高古瓷器市場開始增長的一個重要信號。之后,一些原本收藏明清瓷器或其他領域的藏家也進入高古瓷收藏領域,整個市場日漸活躍?;蛟S如翟健民、閻焰這些藏家的預言即將成真,以宋瓷為代表的高古瓷市場將迎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