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鮮食玉米營養特性和新型肥料的供肥特性,設計施用氮磷鉀養分總量360 kg/hm2為適宜用量的中心項,并采用不同新型肥料(緩控釋肥料和生物有機專用肥)一次性施用技術,與常規化肥進行比較,旨在探討鮮食玉米高效施肥技術。結果表明,鮮食玉米有機無機專用肥會顯著地影響玉米產量的構成因子,提高其指標含量;使用鮮食玉米有機無機專用肥處理的玉米增產幅度最高,較對照增產36.12%,純增收增加6 606.0元/hm2;玉米收獲后不同施肥處理的土壤速效養分存在差異,施用有機無機專用肥和控釋復合肥處理的土壤速效養分均高于常規化肥的處理;施用控釋復合肥的土壤速效養分均高于施用有機無機專用肥。
關鍵詞:鮮食玉米;高效施肥;產量;新型肥料
中圖分類號:S147;S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0-5193-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0.007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utrient characteristic of fresh corn and supply nutrient of new type of fertilizers,360 kg/hm2 of NPK nutrient was suitable dosage applied with fertilizer,different new types of fertilizers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and bioorganic special fertilizer) were used fo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one time. Comparing with conventional fertilizer,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icient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fresh cor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corn yield components and improve their contents. The maize produc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 was most,it rose 36.12% than control,net income increased 6 606 yuan/hm2. Soil available nutrien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after corn harvest were different,organic and inorganic speci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controlled 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ere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fertilizer treatment,controlled 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ere higher than organic and inorganic speci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Key words:fresh corn; high effect fertilization; yield; new type of fertilizer
鮮食玉米又稱蔬菜玉米,因其具有豐富的營養,甜、鮮、脆、嫩的特色而深受各階層消費者青睞。鮮食玉米較常規玉米或飼用玉米生長周期相對較短,肥水措施直接影響鮮食玉米的植株生長、產量形成、品質狀況和后續深度加工性狀[1],故合理的水肥管理是實現甜玉米優質、穩產、高產的前提[2,3]。但在生產實踐中,施肥具有分散性、區域性、時空多變性和經驗性等特點。近年進城務工農民數量增多,農村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步伐加快,很多地方農業勞動力季節性短缺問題已經顯現,爭勞力、搶農時的矛盾比較尖銳,導致季節性勞動力短缺問題突出。加上玉米生長的關鍵時節正值“三夏”,是天氣最酷熱的季節,作業艱苦。同時,經調查獲知,當下農民鮮食玉米氮磷鉀養分用量較高,平均用量為525~900 kg/hm2,這都迫切需要研究出一套玉米節肥簡化的栽培措施。本研究是在調查湖北省(武漢市漢南區、孝感市漢川市和鄂州市等地區)鮮食玉米種植主產區大田施肥管理的基礎上,結合鮮食玉米基本養分需求特性,根據鮮食玉米的營養特性和新型肥料的供肥特性,充分考慮試驗區域土壤基本肥力狀況,設計施用氮磷鉀養分總量360 kg/hm2為適宜用量的中心項,并施用不同新型肥料(緩控釋肥料和生物有機專用肥),采用一次性施用技術,并與常規化肥的施用進行比較,旨在探討鮮食玉米高效節簡施肥技術,為鮮食玉米的產業化產前種植提供優化高效實用的栽培技術,從而達到提升鮮食玉米增產增收幅度,實現優質高效的目標。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試驗在湖北省鄂州市杜山鎮下王村進行。土壤為濱湖圍墾的灰潮湖泥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土壤基本理化性狀:pH 7.53、有機質19.4 g/kg、堿解氮129.3 mg/kg、速效磷73.5 mg/kg、 速效鉀96.3 mg/kg。玉米品種為金中玉。供試肥料:尿素(N 46%)、過磷酸鈣(P2O5 16%)、硫酸鉀(K2O 52%)、有機無機專用肥(15∶4∶6)、控釋(包膜)復合肥(15∶15∶15)。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3次重復,共計18個小區。處理1:對照(CK),不施任何肥料;處理2:氮磷鉀化肥(中心項),N 225 kg/hm2、P2O5 45 kg/hm2和K2O 90 kg/hm2,中心項肥料為尿素、過磷酸鈣和硫酸鉀,綜合成本按45%復合肥3 096元/t單價養分計;處理3:有機無機專用肥(在中心項養分基礎上減少用量),在中心項的氮磷鉀總用量360 kg/hm2基礎上減60 kg/hm2即300 kg/hm2,肥料為有機無機專用肥1 200 kg/hm2;處理4:有機無機專用肥(肥料成本與中心項相等),氮磷鉀總量與中心項相同,即360 kg/hm2,有機無機專用肥為990 kg/hm2,按2 500元/t計價;處理5:控釋復合肥(總養分量與中心項相等),2 kg控釋復合肥+養分不足的部分用尿素、過磷酸鈣和硫酸鉀補充;處理6:控釋復合肥(減量施肥),肥料用量為處理5各種肥料的80%。
1.3 試驗的田間操作與管理
試驗小區8.3 m×2.4 m,小區面積20 m2。玉米移栽密度:每小區(壟)移栽4行鮮食玉米,株距33 cm,即49 950株/hm2。2015年7月21日營養缽育苗播種,8月1日移栽,施肥方法:將每個施肥處理的全部肥料分別混合均勻,每個小區(壟或箱)分2等份,先開兩條溝(5 cm×3 cm)一次性沿溝撒施覆土,待自然降雨,保證土壤墑情注足后覆膜,再在施肥溝兩側各移栽1行玉米,株距33 cm;其他田間管理與大田生產一樣。2015年9月10日調查鮮食玉米生長發育指標;2015年9月29日收獲測產及取樣考種,全生育期70 d。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在試驗前和收獲后采集耕層0~20 cm土壤,分析土壤pH、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收獲前25 d,每個小區分別調查5株玉米的生物學指標,在玉米吐絲20~25 d(采收期)收獲時,每個小區采取有代表性的10個果穗,進行產量構成因子的考種,并分析子粒和莖稈氮磷鉀含量,方法均參照文獻[4]的方法進行。不同處理產量為采收期每個小區實收40個鮮果穗稱重,再根據種植密度折合為單位面積實收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施肥處理對鮮食玉米的生長發育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施肥處理的玉米葉片數、株高、葉寬、葉長、穗直徑均明顯高于不施肥處理的對照。不同施肥處理間葉片數、株高和葉片寬度差別不大。處理2、處理4的葉長較其他處理長。除處理2的玉米穗位比對照低0.4 cm外,其他施肥處理的玉米穗位都明顯低于對照。處理3的穗位比處理2的穗位低5.4 cm。同時,說明肥料養分的施用是促進鮮食玉米各項生理指標均衡長足發育的關鍵因素。
2.2 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產量構成的影響
由表2可知,產量構成中穗長、穗粗、行粒數、穗重、鮮子百粒重各施肥處理都明顯高于對照。但是,不同施肥處理間穗長差別不大。處理3的穗粗、穗行數、鮮子百粒重、穗重都略高于處理2,除鮮子百粒重外也較其他處理都高。不同施肥處理的鮮子百粒重均明顯高于對照;不同處理的穗行數差異不大。不同施肥處理的禿尖長都明顯低于對照。研究結果表明,處理3在足夠施用量的前提下,也就是鮮食玉米有機無機專用肥會顯著影響玉米產量的構成因子,提高其指標含量,最終達到提高鮮食玉米的產量。
2.3 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表3表明,施肥處理的鮮食玉米產量都顯著高于對照,增產幅度在3 802.5~4 603.5 kg/hm2,其中,處理3增產幅度最高,比對照增產4 603.5 kg/hm2,增幅為36.12%。各施肥處理間產量也有一定的差異,處理3比處理2增產480.0 kg/hm2,增幅為2.85%,處理5比處理2增產339.0 kg/hm2,增幅為2.01%。鮮食玉米產量結果統計表明,不同施肥處理與對照間有顯著性差異,但施肥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從經濟效益指標來看,不同施肥處理的經濟總效益明顯高于對照,其產值增加7 605.0~9 207.0元/hm2,純收入增加5 130.0~6 606.0元/hm2。產值和純收入都是處理3最高。處理2的純收入略高于處理4、處理5、處理6。研究結果分析表明,適宜用量的鮮食玉米專用肥不僅玉米產量高,而且經濟效益也較好。
2.4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養分的變化
表4結果表明,完成一個種植季節后不同施肥處理的土壤養分有差異。施用有機無機專用肥和控釋復合肥處理的土壤堿解氮均高于施用普通化肥的處理2。這是因為有機無機專用肥和控釋復合肥在土壤中釋放緩慢。施用控釋復合肥處理的土壤堿解氮高于施用有機無機專用肥處理,處理6比處理2高出39.4 mg/kg,比處理3和處理4分別高23.6和17.9 mg/kg,處理6與處理5差別不大。不同施肥處理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鉀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各處理間土壤有機質差異不大。
3 小結與討論
施肥對鮮食玉米均有一定的增產作用,但肥料種類、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均能影響玉米產量。在本試驗條件下使用鮮食玉米有機無機專用肥能達到增產增收和減量施肥的目的。梁改梅等[5]的研究結果表明,氮磷鉀平衡施肥對鮮食玉米的穗長、穗粒數、百粒重和產量等指標均有優化作用,平衡施肥效果十分顯著。劉斌等[6]的研究結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機肥能顯著提高甜玉米產量,而且比常規施用化肥氮磷鉀的肥效提高明顯。本研究結果表明,鮮食玉米有機無機專用肥的推廣使用有可行性,施用控釋復合肥也能保證產量水平,但由于肥料成本較高,因此經濟效益相對較低。趙霞等[7]的研究結果表明,適量的緩控釋肥能提高和優化玉米生長中后期的生理指標,進而提高玉米產量。但緩控釋肥由于成本問題,推廣普及程度有限。土壤養分差異可能是有機無機專用肥和控釋復合肥在土壤中養分釋放緩慢,加之甜玉米生長期相對較短,因而在土壤中殘留較多。總體來說,有機無機專用肥和控釋復合肥均能提高鮮食玉米的肥料養分利用效率,對改善施肥對象的作物環境及其養分損失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劉學銘,陳智毅,唐道邦.甜玉米的營養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及保鮮加工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科學,2010(12):90-93.
[2] 陳 康,鄧蘭生,涂攀峰,等.甜玉米生產中的水肥管理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1):19157-19158,19153.
[3] 陳建生,徐培智,唐拴虎,等.秋播甜玉米氮磷鉀營養特點及施肥措施對其影響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11):272-277.
[4] 魯如坤.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5] 梁改梅,池寶亮,李娜娜,等.不同氮磷鉀施肥配比和施肥用量對玉米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5):8573-8574.
[6] 劉 斌,黃玉溢,陳桂芬,等.生物有機肥對甜玉米產量及土壤肥力的影響[J].廣西農業科學,2008,39(4):500-503.
[7] 趙 霞,劉京寶,王振華,等.緩控釋肥對夏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6):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