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銀行業大裁員的消息撲面而來。作為全球晴雨表的美國銀行業寡頭,發展趨勢已集中顯露疲態,紛紛選擇大舉裁員以斷臂求生,歐洲各地的銀行業也開始裁員。據《中國經濟周刊》統計,各銀行2015年底已經提前公布的新年裁員計劃顯示,全球銀行業2016年至少還有12萬人即將下崗。
華爾街一家銀行的戰略管理部人士分析,如此強勁的裁員風是與歐美銀行戰略轉型有關。歐美銀行之前傳統的銀行業務逐漸成為“棄子”。第一類業務是曾經風靡全美的住房抵押貸款業務部門,在次貸危機后,房屋抵押貸款和商業地產貸款壞賬還在加劇,另一方面美聯儲已經進入了加息周期,抵押貸款利率上漲,對貸款人的吸引力下降,業務前景十分昏暗。第二類業務是銀行的投行部門,在經濟疲軟、盈利下降的背景下,投行部門產能已過剩。第三類業務是歐美銀行的零售部門,隨著自動取款機的增加和受互聯網金融的影響,零售銀行業務逐漸萎縮。
在銀行業大變革的動蕩時代,中國傳統銀行業也寒風勁吹。盡管中國國內銀行沒有像歐美頂級銀行那樣來勢洶洶地頒布大規模裁員令,但是很多銀行的基層員工隊伍正在縮減,銀行高管也頻傳跳槽信號,銀行業昔日令人艷羨的“鐵飯碗”的形象也漸漸褪色。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銀行業面臨困境?未來銀行業應該如何發展?
中國銀行業受到多方因素的沖擊
目前,由于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產能過剩行業經營狀況愈發艱難、金融脫媒現象日益嚴重、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中國銀行業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宏觀經濟形勢持續不佳,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日趨增大。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6年《經濟藍皮書》數據顯示,預計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6.6%~6.8%。在這種形勢下,銀行受宏觀經濟面影響會面臨較大的經營挑戰。其次,實體企業經營困難。在目前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實體經濟產能過剩,去庫存化壓力大,實體企業經營異常困難,最終必將傳導到作為服務業的銀行業身上,直接制約銀行業利潤的增速。再次,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埃森哲在發布的《中國金融服務業消費者洞察》中表示,互聯網企業對金融業所帶來的挑戰,不僅是利潤上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整個市場生態環境的改變。
傳統銀行的轉型探索
面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傳統銀行開始尋求轉型之道。平安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開始向互聯網金融方向大力創新。
2015年,平安銀行全國首個“貸貸平安卡”電商平臺項目“元寶鋪”在杭州成功落地。“元寶鋪”由阿思拓旗下公司運營,是基于電商經營數據的賣家信用貸款平臺,依托互聯網技術和業務模式的創新發展,運用大數據分析和風控體系,為平安銀行推送優質的天貓、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賣家的融資需求。
2015年,工商銀行推出了e-ICBC體系,主要是三個平臺:電商平臺融e購、社交通訊工具融e聯、直銷銀行融e行。業內人士認為,工行以電商平臺積累大數據,核心思路仍然是將用戶圈在自己的范圍之內,客戶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業務,這是e-ICBC之下工行提供電商、社交通訊與直銷平臺的邏輯。
招商銀行也低調推出了“小企業E家”。與工行力圖打造電商平臺不同,“小企業E家”圍繞中小企業“存、貸、匯”等基本金融需求,開發了企業在線信用評級、在線授信、創新型結算、在線理財等互聯網金融產品,一網打盡中小企業如閑散資金理財、生產鏈條、內部管理等多方面所需的金融服務,創新思維可見一斑。
有創新才有發展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如果傳統經營模式不改變,將很難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在信息經濟和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的競爭中,傳統銀行應積極變革,可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做好小微金融服務。隨著金融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未來金融脫媒的形勢會進一步加強。在這樣的態勢下,銀行應該拓展多元化的收入來源,挖掘新的盈利空間。我國小微企業眾多,潛力很大,有待開發。傳統銀行要強化普惠金融和與小微企業共同成長的理念,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建立具有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務模式。
加強全方位數據收集。長期以來,銀行對結構化數據收集的比較多,但是對于非結構化數據收集不夠,銀行應學習互聯網金融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和數據的處理方式,并以此來分析和挖掘客戶的習慣,預測客戶的行為,從而進行有效的客戶細分,提高銀行業務營銷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
打造線上線下服務的一體化平臺。互聯網金融企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它具有比較強的線上用戶黏性,但是線下服務不足。而銀行的優勢在于線下密集的服務網點和讓人放心可靠的專業化金融服務。如果銀行打造線上線下服務的一體化平臺,不僅能提供快捷貸款,而且能提供包括結算、理財咨詢在內的其他金融服務,那么銀行業一定能長期穩定發展。
加快國際化發展。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在逐步提高,所以中國銀行業的國際化發展也要加速。國際化發展不僅包括機構網點的國際化,還包括經營管理的國際化和投資對象的國際化。大銀行可以通過投資并購的形式,投資往來密切、經濟發展前景良好的國家和地區,逐步加強全球的網絡布局。在銀行的公司治理、風險管控、業務經營方面可以向國際先進銀行學習,引進他們成功的經營理念和做法。此外,在投資對象上,一方面加強貿易融資的服務力度,解決進出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支持企業走出去,為企業對外開拓市場、兼并收購提供各類金融服務。
近期,中國銀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指明了“十三五”時期銀行業的發展方向,即銀行業的發展應當更加注重創新和改革、普惠金融的發展、全面推進綠色信貸、雙向開放、金融的安全與協調合作。所以,新的一年乃至整個“十三五”期間,銀行業必須直面新一輪的改革與創新,必須尋找適應經濟新常態的銀行業發展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