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現代林業育苗理念,并對育苗現狀做出總結。其次重點介紹有效的育苗栽培技術,分別從苗圃選擇、土壤管理、種子催芽播種等方面進行,幫助讀者育苗技術要點。最后對栽培管理技術進行論述,可以促進林業發展,降低樹木死亡率。
關鍵詞: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
一、現代林業育苗理念的分析
樹木種植方法有很多種,育苗種植是其中最常見的。通過對種植的培育,再選擇健康的樹苗移植到林業種植基地中,這樣能夠提升樹木的成活率,死亡率會有明顯的降低。這種育苗理念中有完善的體系,育種各個階段也有明確的目標。首先是對培育基地的檢驗,包括日照與通風,土壤含水量以及養分是否達到樹木生長需求標準。如果土壤中的養分不足,可以通過施加肥料來補充。育種品種的選擇也十分重要,培育期間如果發現病蟲害要及時治理,避免出現蟲害蔓延的現象。大批量的育苗是在育苗器中進行的,樹苗的根系都是獨立存在的,并且在外層有保護措施,這樣移植環節更方便運輸,不會出現影響生長的根系損傷問題。根據種植需求,也可以在育苗階段使用藥物促進生長,根系生長茂盛樹木對土壤的適應能力也會增強,在移植過程中樹木的存活率不會受到影響。
二、現代林業育苗的現狀
通常大家認為育苗的一種較好的方法是運用容器進行育苗。由于容器能夠更好的保護根系的完整,能夠培養出優質的苗木,但是利用容器育苗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容器育苗對苗木的根系有較好的固定性,因此,對培育過程中出現的劣根現象,工作人員無法根治。劣根的情況有很多,如稀根、卷根、無主根等,如果這些劣根不能及時治療,最終會影響主根的生長。因此,利用容器育苗雖具有優越性,但是也有弊端。其不利之處將會影響林業建設的發展。從育苗的科技含量角度看,總體的育苗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數生產技術保持在傳統的技術水平上,并且缺少具有高技術要求的嫁接、組培等育苗技術人員。可見,提高育苗技術人員的素質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在林業工程規劃設計上,與當地苗木生產有機結合上做的不到位,上級要求的設計理念與當地的苗木現狀不符,對當苗木市場的供應情況欠考慮。總之,提高育苗技術人員的素質,并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是育苗工作的重要部分。
三、現代林業育苗栽培技術
1、苗圃選擇
選擇苗圃過程中要考慮是否便于樹苗的運輸,立地條件能夠滿足苗木的生長需求。同時也要考慮是否存在土地資源浪費現象,要充分利用空閑的土地,開展樹木種植育苗工作,對于立地條件不能滿足使用需求的土地,可以進行人工改造,建設科學的排水系統,針對土壤中的垃圾以及硬塊問題,如果不能通過簡單的碾壓粉碎得到處理,需要換土重填,為樹木生長提供有力的條件。育苗生產區域一般包含了播種區、移植區、無性繁殖區以及果苗區等,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設置實驗區。在風沙地區或者面積較大的苗圃中,應該設置防護林帶,或栽植綠籬。
2、土壤管理
首先是土壤酸堿度的測定,鹽堿性土壤會影響樹木生長,造成植物缺水。只有明確土壤的性質才能夠開展有效處理方法。其次是對營養物質的檢測,通過施加肥料使養料含量達到正常標準。土壤中如果存在大量的植物根系與雜草也會影響到樹木生長,必要時可以對其進行焚燒,為避免環境污染通常是將雜草與土壤分離,統一處理。
3、種子催芽播種
育苗是從種子開始的,因此催芽成為了重點技術,在培育過程中,如果種子在適宜的溫度與濕度下仍不能發芽,可以使用催芽試劑進行浸泡,增快發芽的時間。發芽后將種子統一播撒在育苗區域內,定期對溫蒂與濕度進行檢驗,如果產出了合理范圍可以補充。但各種樹種要求的浸種濃度是不同的,如落葉松種子30ppm溶液濃度效果較好,種子發芽率由對照的43%提高到58%,油松種子則以20ppm溶液浸種效果顯著,發芽率由對照的61.5%提高到78.5%等毒次,用微量元素浸種。用微量元素浸泡椴樹種子,可促進種子提早萌發,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其中鉬、銅對促進椴樹種子發芽的作用較顯著。播種時可以進行冬播和春播。冬播有利操作,種子出土早,發芽整齊,扎根深,生長快,苗壯大,抵抗力強。具體時間在12月一翌年1月進行。春播宜早,扎根深,生長快,抵抗力強。具體時間在2-3月進行。4、田間管理。首先,水肥管理。7-9月生長季節,高溫干旱,應加強水肥管理,做到適時、適量。灌溉應在早晚進行,最好引水浸灌或采用噴灌。注意不要使水浸過床面,當床面濕潤時即應排水。下雨、灌溉后應注意排水,防止圃地積水。根據苗木長相、長勢判斷苗木是否要追肥。注意觀察葉片大小,葉色深淺,節間長度,生長8速度等。一般在4-8月生長季節,可著重追施氮肥,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8月后至生長停止前,追施磷、鉀過冬肥,每畝5-10公斤;其次,病蟲防治。發現病苗立即拔除燒毀,并噴酒藥劑,以防病害蔓延。苗木立枯病。65%敵克松每平方米4克與黃心土拌勻后撒于苗木莖部,再松土1次。地老虎、螻蛄、金針蟲的防治。用菜枯餅炒香后拌90%敵百蟲30倍稀釋液150克,做成小塊,也可用90%敵百蟲50克或2.0%敵百蟲粉0.5公斤與切碎的鮮草25-40公斤,加水少量拌和,傍晚放置床面誘殺。地老虎也可在傍晚將菜葉、泡桐樹葉放置床面,次晨捕捉。金龜子(幼蟲):噴施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
四、現代林業育苗栽培技術管理方法
1、在苗木出土前應保證苗床水分充足
中耕除草要結合土壤板結情況實施,通常是幼苗真葉生長的前后一段時期進行,之后每隔1個月左右除草1次。苗木出齊之后30天時間開始間苗,間掉生長較弱的幼苗,通常保留450株/m2的壯苗,留苗量大約為15萬株/667m2。
2、對新育苗要每年追肥3次左右
首次追肥應在苗木出齊之后的1個月左右,主要施氮肥與磷肥,尿素10~12kg/667m2,之后間隔10~15天進行追肥,追肥方式選擇溝施法為主;而留床苗的追肥時間可以從開始生長之后就實施首次追肥,其后的追肥時間應該是苗木生長初期與速生期的前半時期為主。
3、苗木出圃的時間選擇落葉到土壤封凍之前
起苗工作正式開始前要徹底澆透水,起苗時要注意不損傷苗木的主根系,把苗木完全埋入濕沙之中,控制好溫濕度避免根系腐爛。第四,出圃后外運以50株/捆,在其根部蘸泥漿后包裝好,掛上品種標簽,注明其等級和數量,運輸過程中注意苗木的保濕工作。
小結林業育苗技術的推廣應用林業建設的重要課題,提高林業育苗技術能更好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運用科學的方法加強苗圃的管理,有利于林業育苗工作的進行。本文對林業育苗技術的研究存在不足之處,希望在這方面能有更深一步的研究,相信我國林業育苗技術會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