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小麥種植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小麥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糧食作物之一,優質的小麥栽培是滿足現代社會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實際研究發現,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比較復雜,技術人員必須結合小麥種植的實際情況采用配套標準化的先進栽培技術,滿足以上要求才能栽培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高品質和高產量的優質小麥。
關鍵詞: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優質;無公害
1良種良法配套
良種是提高小麥產量的基礎和關鍵,實踐證明小麥良種的增產率為8-10%。有了一個適合當地生態條件和生產水平的好品種后,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良種良法配套,使品種持續地發揮其增產潛力。追求高產而忽視了區域生態特點、生產條件、品種類型和特性,同時,也要積極主動選用當地農業部門推薦的品種。
2提高播種質量,打好高產的基礎
④精細整地;(2)選用良種、種子處理;(3)測土配方施肥;(4)適墑播種;(5)適期播種;(6)適量播種,保證播種質量。
3主要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3.1蚜蟲防治
蚜蟲柱率達到20%時,用2.5%敵殺死或20%速滅丁,畝用量20~40克,兌水25~30公斤噴霧防治。或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噴霧防治。
3.2病害防治
白粉病、銹病發生地塊,可用15%粉銹寧50克/畝,或2596粉銹寧30~40克/畝,兌水25~30公斤噴霧防治。若發生細菌性條斑病,可用鏈霉索噴霧防治。
3.3雜草防治
3.3.1農業和物理機械防治
精選種子,清除雜草種子,輪作倒茬,秋翻冬灌,腐熟有機肥,機械中耕或人工拔除。
3.3.2化學防除
(1)單子葉雜草防治:麥田禾本科雜草防除以野燕麥、看麥娘、稗草、狗尾草等為重點。使用6.9%驃馬在雜草一葉至拔節初期,畝用量60m l,兌水30~45公斤噴施,還可用64%野燕枯、金馬和彪虎等。
國雙子葉雜草防治雙子葉雜草防除以田旋花、灰藜等雜草為重點,分蘗至拔節前3~4克/畝,使用75%百闊凈50ml/畝或在雜草3~5葉期,兌水30公斤/畝處理莖葉。
(3)單、雙子葉雜草混合發生的麥田化學防除技術:在春小麥5~6葉期,雜草3~4葉期,使用60.9%禾清120克/畝威6.9%驃馬60ml/畝+7596巨星1~1.5克/畝;可用驃馬或野燕枯與2,4-D丁酯混合使用,兩草兼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