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術作為我國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其重要意義不僅在于代表我國古老的文化傳承,最根本的是其有助于人們強身健體。武術屬于體育項目的范疇,隨著體育活動在大學校園內的普及,武術散打運動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在鍛煉學生意志或培養學生健康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筆者認為,在高校校園內,可以將武術散打運動與現代教育模式相結合,豐富校園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獨立人格。
關鍵詞:武術散打;高校校園;教育結合
一、武術散打運動應用于教育的現實意義
第一,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根本目的在于強健學生體魄,將培養學生體育能力作為基本原則。高校引進體育項目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他們的能力。針對武術散打這一經濟類體育項目,學生不僅在課上鍛煉,閑余時間也要進行鍛煉。通過該項體育項目,學生能夠大幅度提升個人素質,而且在武術散打運動中體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美德,將武術散打項目與文化教育緊密結合。
第二,縱觀我國現在的體育教學方式,大多采用的還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對學生個人特點以及能力的培養重視度不夠。武術散打項目進入高校,是我國新課改目標的重要體現,相對于我國傳統保守的教學模式,已經邁出了一步。武術散打項目的實施,采取的是立體式等多種方式結合的方式,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學生武術散打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給學生播放視頻資料等,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武術散打的精髓,展現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魅力。
二、武術散打運動對提高學生素質的作用
武術散打運動在學生中的推廣,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之余豐富個人生活,在鍛煉中不斷提升個人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武術散打運動屬于對抗性較強的項目,想要在該項目中取得顯著效果,學生就要具備一定爆發力。武術講求以德為本。我國傳統武術項目歷來對修煉者德行具有較高要求,也是涉世方圓的基本準則。武德崇高者自然會受到大家擁護。我國武術是我國長期發展之后的項目,也是我國走向世界的標志之一。大學生由于未正式踏入社會,易有暴躁情緒,學習武術散打,可以修身養性,端正舉止。教書育人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應該給學生傳道,注重學生德行的培養。因此作為一名高素質的大學生,在武術散打運動中學習的不僅是技術, 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內在的道德體系。
三、武術散打運動與教育融合的對策
由于散打運動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武德教育與健身方面的功能,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對此項運動的開展會產生濃厚興趣。所以在此建議已設立體育教育專業的高校,可在課程中設置學習課作為試點,為將來的散打教學環境打基礎,并將學習課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
加大資金的投入,規范場地設置以及散打器材的購置,針對散打教學,開展與之相適應的散打比賽,使學生能夠得到鍛煉,促使高校散打教學得到更大的發展。
加強對散打運動師資的培訓。在體育教育中,教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時刻更新自己的技術內容,并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業務素質,以適應現代體育教育的高素質要求。
四、結論
武術散打運動在我國校園的傳承,不但有助于各民族文化的進一步融合,還有利于大學生文化涵養的形成,弘揚時代與民族精神;與此同時,武術散打在大學校園的普及,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創建和諧社會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武術散打課程相對冗雜。教師在平常教學課程中,要為學生明確競賽規則與判定方法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學生情況,編制有針對性的教材。
武術散打能夠培養人一定的反應能力,并且對健身或提升藝術修養大有裨益。當代大學生應該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項目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使得學生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時,還能夠強健體魄,向全面人才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漢毅,朱曉鋒,董小強.武術散打市場商業化運營分析與發展對策[J].體育科技,2010,(2):16-18.
[2]粱天昱.參較美國職業拳壇賽事,探討中國武術散打職業化發展的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