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常用水在我們生活當中起著重要作用。在使用常用水前,必須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確保其質量合格,安全使用。因此,本文主要是對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進行了詳細分析,主要包括指數評價法、模糊評價法、人工神經網絡評價法以及灰色系統理論評價法,對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中使用的各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X14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1-12
水環境質量是確保我們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因此對水環境質量進行準確評價十分重要。而要對水環境質量進行準確評價,就得依靠科學的評價方法。國內外在水質評價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總體來說,國外研究側重介質、多參數水質數據分析;我國水質評價方法也比較多,但在理論層次上并沒有取得重點突破,只是集中于對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指數處理。
常用水的環境質量評價的可靠性主要依托監測數據和評價方法來實現。近年來,國內外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也比較多,但國內暫時沒有形成統一的評價標準。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一般可劃分為單項評價法和多項綜合評價法,其主要根據相關標準或者規范要求采用指標法進行評價,由于采用單指標法進行評價相對比較局限,因此實際操作過程也相對簡單;綜合評價要綜合考慮水體中所含污染物的多少,通過分析,從而確定常用水水質的綜合等級。目前常用水環境質量的評價方法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指數評價法
(1)單因子污染指數法。單因子污染指數法的計算基本原理是將物體污染物的監測濃度和我們現有的相關國家標準或者規范進行對比,最終通過比較結果得出水質的類型。現行國家水質標準將每個水質監測參數與《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進行比較,最后以水質最差的單項指標所屬類別確定為該水體綜合水質類別。單因子污染指數只能反映一種污染物對常用水水質污染的程度,但水質的整體污染程度不能準確反映出來。
(2)水質綜合污染指數法。水質綜合污染指數法是指在分析常用水環境質量單一因子污染指數的基礎上,通過數學法則得到常用水環境質量的綜合污染指數,據此對水質進行詳細分類。《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面水環境》(HJ/T2.3—93)一般推薦方法包括冪指數法、加權平均法、向量模法等。
2.模糊評價法
由于常用水環境質量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常用水各級別劃分、標準的確定也具有模糊性,因此,模糊數學在水質綜合評價中得到廣泛應用。模糊評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已知的常用水水環境監測數據建立模型,建立一個隸屬度矩陣,再把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各指標因子的權重集與隸屬度矩陣相乘,最終得到一個常用水環境質量的綜合評判集,表明評價水體水質對各級標準水質的隸屬程度,反映了綜合水質級別的模糊性。模糊數學突出對事物的判別與評價,因此模糊評判方法在水質評價中得到廣泛應用。
3.人工神經網絡評價法
20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人工神經網絡模型法對于非線性數據具有良好的模擬能力,因此得到很多領域的學者的推廣。由于人工神經網絡可模擬人腦對不確定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因此,可應用人工神經網絡進行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先將常用水環境質量標準作為“學習樣本”,對常用水水質的監測數據進行自適應、自組織訓練后,計算機神經網絡具有了對常用水水質的監測數據的學習樣本的記憶聯想能力,然后將常用水的實測數據輸入模型,從而對常用水的環境質量進行評價。
4.灰色系統理論評價法
由于常用水環境質量數據監測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進行的,監測信息具有不完全和不確切性,因此,可把常用水環境系統看作一個灰色系統,然后對其進行綜合評價。采用灰色系統理論模型對常用水的水質進行評價,基本原理對常用水的實測濃度與國家規范中規定的常用水水質標準的關聯度來確定常用水的質量等級。對于常用水水質比較特殊的水,還可采用常用水水質綜合評價方法。灰色理論評價方法具有比較強的實用性,操作也相對簡單。但由于影響常用水環境質量的變化因素不斷增多和變化,水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在不斷增加,所以灰色評價法在水環境質量評價中應用十分廣泛。
水是生命之源,因此對常用水的環境質量進行研究,分析常用水的環境質量的評價方法,是常用水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特征分析。
參考文獻:
[1]蘭文輝,安海燕.環境水質評價方法的分析與探討[J].干旱環境監測,2002,(3).
[2]張松濱,宋 靜.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灰色模糊評價[J].干旱環境監測,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