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61 文獻標識碼:C 收稿日期:2015-11-11
近幾年來,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方法,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問題的細致研究和交流探討,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好影響因素,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優化教學,對學生施加積極影響,是我們在高中數學中開展研究性教學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1.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要結合數學概念、定律來開展
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需要教師進行精挑細選,因為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
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結合數學的概念性內容和定律、公式等內容統一開展。
比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經歷了指數函數有關的圖象和性質的學習之后,學生對相關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接下來的研究性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接下來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是對對數函數的有關圖象和性質的學習。對于這些概念的學習,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教師可以設計為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內容來展開。比如,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y=2x這個函數圖象,引起學生的研究興趣。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經歷了對y=log2x的函數圖象的研究和對指數函數y=ax(a≠1且a>0)的研究等幾個方面。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公式和概念開展有針對性的小組研究和交流活動,在交流活動中集思廣益,實現資源和智慧的共享;同時也要注意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差異性,通過互幫互助,實現共同學習和共同進步。
通過對上述案例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案例中的研究性學習是在學生了解一定的數學概念的基礎上所開展的獨立自主的研究、交流活動。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離不開教師對研究課題的有效篩選,同樣還需要小組的分工合作、智慧共享。
2.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要結合例題引申和擴展
高中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典型的例題,可以供教師和學生來用;但是這些典型的例題在教學中和學生的學習應用環節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需要教師針對這些典型例題進行引申和進一步擴展,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
比如,在等比數列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教材中的結論進行教學,很顯然是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和解題需要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一結論進行引申和擴展,給學生以自主創造的機會。
在通過對教材已有典型例題展開引申和擴展的教學中,合理地運用研究性學習的優勢,促進學生的自主化研究,是新課程教學理念在高中數學教學改革中的集中體現,對于實現學生的能力成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對教材中的典型例題展開引申和擴展性的研究性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更能有效地實現對學生探究精神和應變能力的培養,對于促進學生思維的擴展和延伸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3.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要結合數學應用題展開
高中數學教學要發揮研究性學習的優勢,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需要教師對選題進行斟酌。
考慮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應用密切相關,數學應用題是學生感興趣的一類數學例題,在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中,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涉及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
比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關于銀行貸款的問題,我通過對分期貸款的問題進行研究發現,可以讓學生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研究性學習:①實際生活中涉及哪些金融問題時采用分期貸款比較合適?②針對一個分期貸款的案例,具體分析哪種貸款方案對消費者更加有利。③在還貸的過程中,利息的計算方式有哪些?通過這些相關問題的合理設置,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分期貸款問題展開研究性學習,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養。
高中數學知識中,還有很多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問題,教師要及時發現和引入到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中。
可見,教學過程中將現實生活與高中數學應用型數學例題相結合,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對于問題的解決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興趣基礎上展開的學習研究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有助于數學問題的順利解決。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采用研究性學習活動,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對于培養學生的研究習慣、實現學生研究能力的要求。教師把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與數學概念、定律的教學、例題的引申和擴展、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相結合,能夠實現研究性學習的有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