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過去的30年,我國高職教育規模日益擴大,已經成為國家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從各方面綜合實力來看,高職院校還無法與本科院校相比,尤其是高職學生的素質層面更是參差不齊。所以,若要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就必須做好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從所要遵守的教育原則出發,探討提升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原則;高職生;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1-09
一、提高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教育原則
1.以人為本
我國素質教育一直強調高等教育要從實際出發,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前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高職教育要將學生和教師的地位平等化,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將高職生視為單一個體,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與進取精神。
2.實踐育人
對于大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更傾向于實踐性,而不是理論性,因此,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豐富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習得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高職生擁有很強的主體意識,并且接受信息很快;但其缺陷是辨識能力較低,沒有較強的抗挫折能力。為了校正學生的價值觀,改變誠信缺失現象,應該用實踐育人的新方式來帶動他們豐富理論知識,以促進思想意識的進步,讓他們了解社會的需要和自身的需要,在社會中錘煉自我。
3.發展創新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觀念是通過教育本身來改善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對社會、對生活的態度,它比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更加靈活,所以,在發展教育觀念時,要多對教育方式、教育內容加以改變與更新,體現出時時開發的發展性教育原則,確立多元化的教育觀念。[1]
二、提高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策略
1.強調對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的針對性
(1)因材施教,根據高職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高職生由于出身及家境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層次也不同,所以他們的思想認知也會不同。在選擇教育方法時,應該采用諸如直接教育等方式來因材施教。
(2)究其根本。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問題眾多,就像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所說的那樣——“社會是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所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分清高職生思想政治的問題所在,究其根本,注意糾正學生所存在問題的方法,在教育中循序漸進,通過討論式、啟發式等教育模式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務。
(3)注意影響。在對高職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教育管理者從所存在問題上分析它的性質,如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如果是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要根據高職生群體的特性來實施集體教育,發現規律,總結經驗,做到對教育資源的節約利用;如果是個性問題,就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個別問題個別分析,這樣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的提升也有好處。[2]
2.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性
(1)教育內容的指向性。敏銳的思想政治意識和高超的專業技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高職院校也必須堅持這一政治教育路線,為高職生提供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空間。
(2)教育內容的適配性。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該與學生的自身特點相適應,教育者應該實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并對癥下藥,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教學環節和學生的適配性,從而激發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最大的內在潛力。
(3)教育內容的職業性。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專業型人才,所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立足于高職教育職業性與行業性的特點,在教育中注重對學生的職業道德、紀律與理想等全方位的培養。在平時的校園生活中也不忘監督學生的作風建設,要培養他們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勤于進取的職業精神,在這種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下,學生才能夠盡早地適應社會、適應就業。
高職院校所要做到的就是基于正確的學生個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人生觀,幫助他們在就業之路上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王伊娜,毛毓申.新時期增強高職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策略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2,(8):153-154.
[2]李彥麗.增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5,(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