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的一種有效教學形式,它可以有效激發企業的活力,通過高職院校的教育功能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在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我國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經驗,并且在理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極其注重實踐經驗的一個專業,因此,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方式進行人才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培養模式
1.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人才培養的特征
(1)培養市場化。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方式是一種新型模式,它有效打破了傳統人才培養就業難的問題。在教學之中,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擺脫了“學非所用”局面。根據社會以及市場的需求,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真正做到將建筑工程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縮小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
(2)教學資源整合化。高職院校為學生提供著較為先進的建筑工程技術理論知識,而這些理論知識是形成技術的前提保障,也是建筑工程企業最為缺少的。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方式讓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實現教育資源的互補,以保證雙方實現共贏。
(3)實習基地企業化。雖然高職院校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建筑工程理論知識,并且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實踐環節,但是實踐時間相對較短,無法做到真正符合社會要求。而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方式,可進一步強化實訓環節,為學生提供一線設備與場地,學生通過在企業的一線實習,更加有利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師開展教學工作。
(4)實訓車間化。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方式則有效改善建筑工程技術人才的流失狀況,企業不但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機會,同時企業也在考查學生與實習崗位的磨合情況,幫助學生了解企業文化。
2.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1)強化崗位實習教學過程。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現狀,想要真正通過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方式,讓學生獲取真正的建筑工程職業能力,就需要不斷強化實訓基地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強化定崗實習環節的作用。學生的定崗實習要充分注重實訓基地的作用,通過具有達標性的項目進行教學。真正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專業性目標。只有這樣,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才能成為真正的“實訓基地”。
(2)共建實訓基地合理培養人才。想要真正發揮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在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作用,那么人才培養模式就要注重三方面的對接,即學生實訓對設備的需求與實訓積極對接,實訓教師水平與企業需求水平相對接,人才培養的目標同企業真正需求相對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強化實訓環境,通過運用“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課堂—教師—車間,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促進建筑工程類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以職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評價方法。為了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人才培養模式,就必須結合高職院校以及企業為主體的職業評價體系開展教學。將企業規范以及職業能力作為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評價質量體系,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建筑企業要為高校提供必要的企業規范以及職業要求,并且要為高職院校提供學生在實訓期間的技能以及職業能力狀況等信息。其次,要完善考核制度,摒棄傳統的考試評價方式,注重實訓基地中的過程評價,將考察重點放在職業素養以及動手能力方面。最后,高職院校與建筑類企業之間要具有明確的互動目標,在實訓基地的運行過程中要進行跟蹤管理,從而為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提供充分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昌永紅,聶立武,等.高職院校“結對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
[2]李忠華,姚和芳.構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