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東省“互聯網+”計劃的先行城市之一,煙臺市正大力推進“互聯網+”計劃的實施,助推產業的轉型升級,形成了這一領域的“煙臺模式”。
“網”起來的吃穿住用行
閆小霞在煙臺芝罘區經營著一家名為“拐角”的小超市。在她看來,有了“萬商購”,像她這樣的小店店主足不出戶就可以訂到稱心如意的商品,不僅省了很多時間,還降低了經營成本。省下的錢用來讓利給消費者,生意越來越火。

2015年12月19日,萬商購電子商務平臺正式上線,成為國內首個專注于快消品行業B2B2C電子商務平臺。
互聯網技術深入到各個行業中去,就連鐘表業也據此獲利頗豐。煙臺持久鐘表在全國首創了“鐘聯網系統”,使時間服務業進入了物聯網時代,顛覆了傳統行業的產品模式和服務模式。依托領先的創新技術,持久鐘表占領了國內同行業80%以上的市場,打破了歐美國家在“時間同步領域”的壟斷。
借助互聯網,持久集團可以對遍布世界的時鐘授時,授時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借助網絡技術,持久集團創造了一項被稱為“時間服務”的新業態,不僅拿下了我國90%以上的機場、85%以上的高鐵地鐵和70%以上核電站的時間服務,還將服務輸出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農產品流通方面,煙臺也建設了相關公共服務平臺,為農民提供了線上溝通的機會。蘋果是煙臺的名片,近日,煙臺打造起全國首個現代蘋果物聯網可追溯體系——位于棲霞的“泉源蘋果物聯網可追溯系統產業化經營項目”,實現蘋果從田園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同樣是近日,包括蘋果在內,大櫻桃、白黃瓜成為“2015全國互聯網地標產品(果品/蔬菜)50強”。
在社區,煙臺建設開通了全市再生資源網,開設新聞資訊、市場行情、在線繳費、供求信息等十大板塊20多個服務項目,目前已有12家企業的500多個網點在網站發布供求信息。
芝罘區幸福街道新世界社區,幾名居民圍在一張標有社區微信公眾號易拉寶前,拿手機掃描關注。“我是外地人,租住在新世界花園好幾年了,今年剛有了寶寶,對于孩子怎么辦理打預防針的政策不太清楚,平時又沒有時間去居委會咨詢,通過平臺我可以及時獲悉。”居民王先生說。
社區把轄區內一些從事服務行業的小微企業納入平臺,一方面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務項目,另一方面也幫助這些小微企業擴大業務面兒。
有的商戶看到社區志愿者招募活動,表示愿意為社區困難群體提供幫助。轄區一家理發館的經營者張女士說:“社區招募志愿者,我愿意為孤寡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免費剪頭。”送水店的劉老板說:“社區的建設也需要我們居民參與,如果咱們轄區的殘疾人有需要,愿意為殘疾人免費送水上門。”
實現線上、線下宣傳引導社區服務全面覆蓋,轄區居民只要通過手機關注微信公眾號,即可足不出戶了解社區提供的各類為民服務資訊及社區的工作動態,從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把“微服務”融入到社區每個家庭中。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信息消費、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邁向中高端水平,促使創新驅動向縱深推進是未來煙臺市 ‘互聯網+行動’的重點考慮。”煙臺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總經理陳文玉說。
產業園里的微縮電商帝國
剛剛過去的“3·15”,對于煙臺玉兔網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收獲——獲得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頒發的“2016年重質守信—3·15滿意單位”稱號。對于電商企業來說,誠信無疑是其生存的根本。
成立兩年多以來的玉兔網,是全國首家移動O2O電商平臺,線下和線下相結合,市民可以線上下單,店里付款。
玉兔網也是首家入駐煙臺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的電商企業。
兩年多以來,像玉兔網一樣,煙臺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已孕育了30多家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創新型、發展型企業。比如,陽光喬規模農業電子交易平臺,是全國最大的規模化種植與農產品采購B2B電商平臺;鼎豐商品電子交易平臺,全國化肥、木材類大宗電子交易市場;在全國開設了39家分公司、已服務煙臺8500余家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的——商機互聯;首創移動微商“三級營銷”社交電商的——蝸牛家族,等等。

這個現在已是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的產業園,由煙臺市渤海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整個園區分為大中型品牌電商、跨境電商、電子商務孵化器、O2O體驗區、物流倉儲等功能區。
陳文玉介紹,目前正在探索的3.0創新模式,致力于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電子商務聚集區和示范區。“我們初期投入400萬打造了全省范圍首家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引入淘寶大學、阿里學院、騰訊營銷學院等專業機構,與煙屬各大高校、職業學院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面向應屆畢業生、企業內訓員工、社會創業青年等群體,開展定向培養、實訓內訓、推薦就業等電商培訓活動。”
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導向下,園區內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電子商務創業人才,“創客碼頭”“青創驛站”“火把創客”等創業創新空間里創業氛圍如火如荼。目前,累計孵化65家小微企業,孵化率達90%,新三板上市技術公司有三成,搜家網、玉兔網、商機互聯等6家企業儲備上市;5家企業以股權投資的方式獲得了200至1000萬元的創投資金支持。
“為實現創新運營模式與生態體系的持續發展,我們還構建了多樣性、立體化、有的放矢的全面合作生態圈。”比如,與煙臺當地的蘋果、櫻桃、海參等產業協會合作構建資源共享生態環境;與各類創業交流機構合作營造創業生態環境,定期舉辦創客活動、實現資源共享,打造成全市優質的電商眾創空間;與政府、社會投資者、金融機構合作建設金融生態環境,成立總資本1.6億元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基金,運用互聯網金融、創投眾籌等幫助全市電商企業實現股權化、資本化運營發展,培育本土電商企業做大做強。
“不管園內、園外的企業,只要是從事電子商務的相關人員大家匯聚于此互通有無、合作發展,通過園區‘以點帶面’的輻射,已經形成了全市電商生態圈的漣漪效應。”陳文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