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是城市發展的直接推動者。當今城市之間的競爭,表面上是企業資源的爭奪,實際上是企業家智慧的比拼。一座大的城市必有一批大企業,也必有一批大企業家。知名企業家憑借其商界聲譽能夠把城市變成財富的洼地、創新的高地、創業的福地。海爾張瑞敏之于青島、阿里巴巴馬云之于杭州、萬達王健林之于大連、網易丁磊之于廣州、力帆尹明善之于重慶、騰訊馬化騰和華為任正非之于深圳……企業、企業家與城市之間的相互支撐與共生共榮不言而喻。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位或幾位代表性的企業家,他們財富擴張的路徑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為此,《齊魯周刊》推出城市魯商系列報道,解讀十七地市的財富英雄。
在魯商這個群體中,山東嵐橋集團董事長的知名度相對并不高,在中國以及山東的財經新聞中,他的曝光率要低于張瑞敏、張士平這樣的企業家。嵐橋集團的財富結構,也與我們的日常消費關聯不大:這是一家以能源和基礎設施產業為核心,擁有多個產業實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現已形成石油化工、港口物流、地產旅游、國際貿易四大產業板塊,是山東省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之一。
大約是在2013年,葉成開始從低調走向公開,這一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葉成以70.8億元的身家位列第127位,他超越了同樣來自日照的晨曦集團的邵仲毅,成為新晉日照首富。在2014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中,他91.8億元位列第115位。也是在這一年,葉成做出了一個更加高調的舉動,他宣布嵐橋集團以2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上市能源公司西部能源。此后,他進軍澳洲的步伐不斷加快,2015年,嵐橋集團又以5.06億澳元贏得澳大利亞北領地區首府達爾文港99年的經營權。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達爾文港意味著商機,意味著未來,也將成為“一帶一路”中的一個重要支點。
從日照到澳洲,從鄧小平南巡講話到一帶一路政策實施,葉成的財富版圖不斷擴大,他的財富進階之路彰顯出了非常鮮明的時代烙印。
92派
對很多企業家而言,1992年是個極為特殊的年份,在這一年,鄧小平發布南巡講話,一大批日后成為主角的企業家在這一年初步涉足商海。
同樣是在這一年,葉成用他的1.5萬元家底注冊了嵐橋集團的第一家企業——日照市港口石油公司,這是當時日照市唯一一家地方性質的石油批發企業。
嵐橋靠一車一車的賣油,累積著原始資本?!百u油的利潤是一分一分攢的,分文都不易,我們都是勒緊褲腰帶,忙活著找最合適的位置建加油站?!?/p>
與此同時,從1994年到1996年的兩年間,企業又先后成立了日照市嵐山外輪供應公司和嵐山外供免稅店。
1999年5月,日照市港口石油公司改制成立了日照市港口石油有限公司,奠定了在全市石油流通領域中的重要地位。接著,日照市港口石油有限公司開始了“聯大靠強”的動作,就是與中石油談合作。
“作為民營企業,與中石油這樣航母型的國企談合作,并不占優勢,也不容易,但是我們必須要談,只有與這樣的企業合作,我們企業才能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生存力量。”葉成的思路很清晰。
于是,為了贏取合作的機會,嵐橋以“零障礙”搭建合作平臺:一分錢的經濟賬都可不算,合作的方式、方法等所有選擇權都讓給對方。
“看起來委屈了自己,但重量級的合作方給自己帶來了嶄新的發展起點,更高遠的平臺和更廣闊的空間?!?/p>
2000年,日照市港口石油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合資設立日照中油油品銷售有限公司。
與中石油的合作簽約,深刻地改變了嵐橋集團的發展格局和走向。自此開始,學習借鑒中石油在管理、人才、市場、資源等方面優勢,企業由單一的油品銷售經營向石油煉化、港口物流、國際貿易等多個產業拓展,集團化、多元化的運營模式初步形成。
港口夢
日照是一個港口城市,從港口石油公司成立的那天起,看著油船在大港上進進出出,葉成心里就升騰起了“港口夢”。
200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民間投資港口碼頭等多個領域。嵐橋集團看到了希望。經過積極爭取,2004年2月,日照市政府第12次市長辦公會議批準建設嵐橋集團油碼頭,開創了日照發展史上首次由民營企業使用海岸線建設港口的歷史性記錄。
眾所周知,港口投資大、見效慢。正是基于這一點,建港讓許多民營企業望而卻步、不敢問津。
隨著一車車的石頭沉下大海,公司多年的積累也一點點沉下去,港口基建卻沒有生長多少。
眼看著資金都快耗光了,最困難的時候,嵐橋集團連續8個月發不出工資。親戚朋友都勸葉成趕緊把這“燒錢”的港口賣出去。然而葉成還是堅持了下來,最終打造出一個全國沿海最大的民營港口企業。
2009年6月,嵐橋港正式對外運營。2011年8月,經省政府批準正式對外開放。根據國家批復的港口規劃,嵐橋港區將建成以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品、煤炭、礦石等大宗散貨運輸為主的綜合性深水港區,設計年通過能力超億噸,是國內最大的民營港口企業。
2011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核準嵐橋集團建設40萬噸級礦石碼頭及相應配套設施,該泊位也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礦石專業碼頭。
回顧這段建港的歷史,民營企業參與這種工程,其難度可想而知?!白畲蟮拈T檻還是在審批上。”2014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日照嵐橋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林很是感慨。為了完成30萬噸級礦石碼頭的審批,光是大大小小各類審批會就開了20多次,從項目立項到最后完成審批歷時3年多的時間,直到2011年12月31日,嵐橋集團才拿到發改委正式的批復。
田林說,港口建設周期本來就很長,建成后不一定馬上能有產出。嵐橋集團不缺錢,當時就是希望手續能盡快辦下來,將資金盡快用于建設,縮短整個投資周期。而且項目時間拖得時間太長容易滋生變數。
“我建議政府盡快出臺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實體經濟的扶持政策,在土地、信貸、稅收、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扶持。以港口為例,一個碼頭項目要落地建設,各種論證會、評估會、技術咨詢會達28次之多,許多會議其實內容是重復的?!痹谝淮卧L談中,葉成這樣說。
“收購澳洲”
嵐橋集團的發展理念是,跟著國家政策走,不會有錯。但是,墨守成規,按部就班,就很難把握發展的先機。葉成認為:“企業家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提前一步、超前一點,去探尋發展空間。”
早在2000年,嵐橋集團就開始涉足木材產業,成立了日照市盛業木制品有限公司,成為魯南最大的木材進口企業之一。
三年時間里,與美國富凱集團合資成立了日照嵐橋富凱木業有限公司,接著又成立了日照嵐橋長青木業有限公司,形成了集木材進出口貿易、家具制造、木制品深加工及銷售一條龍的木材產業鏈,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木制品加工基地之一。
為進一步完善木材產業鏈條,又成立了日照玉石潔具有限公司,成為全國最大的人造石潔具板材生產基地之一。
然而,在木材產業市場行情最好的時候,嵐橋集團的決策者們敏銳地發現,木材產業必將隨著原材料的控制、人口紅利的逐步喪失和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而出現市場萎縮,預示著國際產業轉移悄然來臨。
為此,葉成重新謀劃其企業版圖,先后進軍港口物流業、石化產業、旅游地產以及能源產業。
2014年,葉成高調宣布收購澳大利亞西部能源公司,對澳石油天然氣產業進行近2億澳元投資。全力推進海外戰略的山東嵐橋集團,發展石化業務的決心已經顯現。
中澳自貿協定的達成,也讓葉成的澳洲步伐越來越快。2015年10月13日,澳大利亞北領地區政府13日宣布,中國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1澳元約合0.72美元)獲得北部地區達爾文港99年的租賃權。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葉成表示,達爾文港意味著商機,意味著未來,也將成為“一帶一路”中的一個重要支點。
葉成回憶說,在北領地區政府向全世界投資者發出邀約之初,參加達爾文港經營權投標的公司有64家之多,競爭相當激烈。他坦言,5億澳元的投資確是大手筆,但從多個方面來看,投資達爾文港是投資未來,現在進入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在我看來,‘一帶一路’是大貿易,是港口對港口。嵐橋集團在中國有日照嵐橋港,在澳大利亞有達爾文港,服務于雙向貿易,這就是我們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舉措。”葉成說。
由于非常看好發展前景,嵐橋集團計劃未來25年在達爾文港投資2億澳元(約合1.16億美元),用于擴建三個碼頭以及改進港內豪華游輪停靠設施。
葉成說,擴建碼頭主要是為了滿足船舶大型化、泊位深水化的要求,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而隨著澳北地區的發展,他同樣看好達爾文港的旅游業前景。他說,盡管現在經停達爾文港的豪華游輪線路還不算多,但未來很有可能開發以廣州或上海為起點,經停達爾文港到新西蘭的航線,達爾文港在旅游業方面會有很好的發展潛力。為此,嵐橋集團下屬房地產公司還計劃在達爾文港市內建設豪華酒店,配合旅游業的發展。
據當地媒體報道,達爾文港已經成為豪華游輪路線上一個越來越受歡迎的??奎c,2014—2015年度在此??康挠屋嗊_到65艘,創6年來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收購中,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嵐橋成為了一個有軍方背景的企業。查閱嵐橋集團官網可見,2014年8月,嵐橋集團武裝部正式成立。
關于嵐橋集團成立的武裝部,嵐橋集團給《紐約時報》的解釋是,主要任務是救火,更像是內部消防隊。嵐橋集團澳大利亞子公司董事馬克·休斯也表示,網站翻譯不準確,文章描述的是公司的消防人員,而不是“武裝民兵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