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具體論述了基于項目驅動的機械制圖教學改革,首先介紹了相關的概念,其次分析了項目驅動的實施過程,最后提出了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項目驅動;機械制圖;實施教學;改革策略
一、相關概念表述
機械制圖是機電類專業學生所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實踐性質很強。機械制圖的課程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了解機械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掌握圖樣的畫法和技巧,熟悉有關制圖的國家標準,培養學生的繪圖讀圖能力,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所謂項目驅動法,是指以學生學習為主體,以教師的教學為主導,以實踐性為目的,根據項目本身設計機械制圖。在實施項目驅動法時,教師和學生要一起完成具體的項目設計,其間學生可以根據相應具體的項目學習相關的內容,并將理論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教師在參與項目的具體設計的同時,還要利用恰當的時機指導學生完成其制圖任務,理解消化其中的原理和機械常識。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改善教學效果。
二、項目驅動的實施
(一)項目的設計。決定實施項目驅動法,需要做到兩個方面:首先,選擇適合的項目,項目不能太難,控制在中等水平,否則學生們難以接受。其次,項目確定以后,明確項目的目標,設計項目的具體工作。教師要統計項目小組的人數,據此確定項目的工程量,然后盡量讓項目的工程量細化具體化,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體驗真實的產品設計過程,從中學到相關的理論知識,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
(二)項目的實施。項目的具體實施如下:第一,制定詳細可行的項目計劃。將項目計劃方案盡量細化,安排好項目設計的先后順序,規定項目完成的時間。第二,分配項目小組,設置組長。教師在設立項目小組時,可參考任務量來確定,根據每組成員的特點分配項目,盡量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促進小組內部的學生們共同進步。
(三)項目的指導和反饋。在整個項目的操作過程中,學生的操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預先告知一些制圖的方法和相關的技巧,便于學生更好地入手。學生在遇到問題應當及時地跟老師溝通,教師可以當即給予一些相關的指導意見;師生之間也可以就此問題進行討論,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
(四)項目的評價。項目的評價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組內各個成員的答辯情況、組內成員們提交材料的完成情況以及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建立完善的項目評價體系,要涵蓋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才能保證項目的質量和水準。在進行項目評價時,教師要檢驗各個小組的工作成果,對于那些完成出色的項目還要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種評價方式比較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保證學生成績考核的公平與公正,清晰展現組內成員們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清自己的優缺點,然后查漏補缺、不斷提高制圖能力。
三、教學改革策略
(一)完善課程內容。在完善課程內容時,要根據教育部提出的教學目標來優化課程內容,盡量避開難度大、學習困難的理論部分,將課程知識簡單化,方便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訓練實際技能,其中包括讀圖看圖繪圖以及零件圖部分的學習。課程內容上加強學生的具體實踐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便于學生之間交流設計思路。
(二)增強專業意識。培養學生對機械制圖的感性認識,才能提升學生的專業認識水平。想要增強學生的專業意識,學校可以在學生入學時組織學生前往實習基地參觀和學習,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實習,加深學生對機械加工設備、加工檢驗以及維修和裝配等方面的了解及認識。
(三)發揮教師的多重角色作用。教師不僅是項目的提出
者,還是學生的指導者。作為項目的提出者,教師首先要向學生們闡述需要講解的項目內容,提出項目的最終目標,給學生分組并分配具體的項目任務,還要恰當的評價項目的完成情況。作為學生的指導者和引導者,教師要針對其中的難點以及相關的問題為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有效地學習,給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指明思路和方法。
(四)改變考核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偏重于成績,在備考中有死記硬背的缺點,無法反映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實施項目驅動法,考核方式上可以增加上機操作的考核,這樣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表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實踐積極性,提高創新能力。
結束語:在項目驅動教學法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機械制圖教學上采用項目驅動法,改變了傳統化的機械制圖教學模式,是制圖課程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國家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實施項目驅動法,教師不僅要具備鉆研精神,而且還要積極參與工程實踐,以更好的指導學生。
參考文獻:
[1] 劉艷.基于項目教學的機械制圖教學改革[J].才智,2012.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