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獨立學院經管專業創業實訓課程開展的必要性,結合獨立學院經管專業特點以及人才培養的要求,提出從“專業感性認知實訓-單一課程模擬操作實訓-專業綜合實訓-跨專業綜合實訓”四階段的創業實訓課程體系框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創業實訓課程設置及資源配置,為提升獨立學院經管專業大學生創業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獨立學院;創業實訓;課程資源;創業能力
一、引言
獨立學院經管專業創業實訓課程是深入分析實踐教學發展歷程、現代行業與企業發展、學科發展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面向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大環境,面向現代服務業崛起的大趨勢,面向現代企業對人才專業性、復合性和創新性的要求,將管理學科的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工程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專業整合,以企業核心業務為主線,以生產制造業務為驅動、以現代服務業為環境的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高度整合企業綜合運作內容體系。借助于仿真、復雜的、動態的環境,訓練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業務處理能力、交際溝通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形成一個模擬與現實接軌的最真實化、最低成本的實習訓練平臺和一個全方位、立體化、具有廣泛受益面的管理類綜合實習平臺。
基于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帶動經濟管理結構變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形成一個仿真現代服務業運行環境,重點建設“一個環境+ 五項內容”,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一個環境是指建立企業經營環境、政務服務環境、商務服務環境、公共服務中心等仿真的現代服務業運行環境,五項內容是指人才培養模式、師資團隊、實習基地與跨專業或跨學科實習建設。通過對現代服務業環境與崗位能力分析,確定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了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經管專業創業實訓仿真現代服務業運行環境,并在生產型實踐基地方面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二、獨立學院經管專業創業實訓課程體系研究的總體框架
根據獨立學院經管專業特點以及人才培養的要求,創業實訓課程體系構建應該強調學生對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能的掌握和培訓,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專業特點和后續專業實習、就業求職的需要,提出了由“專業感性認知實訓—單一課程模擬操作實訓—專業綜合實訓—跨專業綜合實訓”四個階段組成的創業實訓課程體系框架。
該體系框架貫徹經管專業創業實訓課程的發展規律,在完成了課程級、專業級、專業綜合級實驗教學課程建設的基礎上,通過跨專業綜合創業實訓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特色專業建設與綜合實訓的有機結合,實踐教學內容上實現從學科體系知識到行動體系知識的遞進。可以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專業應用技能和提升綜合素質的目的。
在經管專業創業實訓課程體系上借鑒軍事演習訓練過程分層分步進行:
(1)教學內容建設方面:跨專業綜合實習平臺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基礎上必須綜合全面,包括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攬括供應鏈(制造企業、物流企業、流通企業、國際貿易企業)、政務、公共服務、個人消費、農業五大類,虛擬幾十個機構,上百個角色,上千個的訓練任務,完成仿真經濟環境下的部門級管理、企業級經營、供應鏈級協同的三級模擬對抗。
(2)教學組織管理建設方面:學生的在實習過程中以按照市場規律、企業經營規律為行為導向,既是學習者又是經營者、組織者。老師起到策劃內容、設立場景、過程監控、點撥答疑、配置資源、能力評估的作用,兩條教學主線相互配合推進,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創新,建設培養復合性實用型人才新課程體系帶動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3)教學評估和方法方面:學生考核重點放在解決問題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協同、過程管理上,并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實現自動、實時、數據挖掘、知識積累的能力。建立和成熟一支懂理論、懂技術、會應用的實驗教師隊伍。
三、獨立學院經管專業創業實訓課程設置與資源配置
(一)創業實訓課程設置
(1)仿真環境下的綜合體驗。在信息技術支撐的仿真現代服務業與現代制造業環境下,模擬二十多家服務機構,數十個崗位,在學習者開展企業運營決策的同時,與虛擬環境中的不同機構進行交互作用和影響,產生“沉浸”于真實環境的感受和體驗。
(2)動態數據下的企業運營訓練。在動態數據支撐的企業競爭的立體性環境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爭環境不斷變化的、經營模式多樣的企業經營決策級對抗。動態數據的教學環境下實現了服務環境參數可調、企業運營難度可變、企業間對抗的復雜程度可設。
(3)任務驅動下的單項技能訓練。在模擬企業競爭運營的背景下,在明確的、主動與被動的任務驅動下,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必須高質量地完成崗位作業,這些工作結果對企業經營結果、對團隊成績起到重要作用,并提高訓練飽和度、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
(4)資源環境下的運營協同訓練。在豐富的信息資源環境下,不同學習者,在不同經營階段,對不同類信息資源價值的不同認知,直接影響了企業內經營模式、企業間合作模式。形成了服務業社會協同,企業間供應鏈協同,部門間流程協同。
(5)職場環境下的職業素質訓練。在現代社會對人才實際需求的背景下,從企業經營前的商業計劃書撰寫,就職前演講,應聘面試,到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投標述標,團隊間交流,服務業窗口業務處理,全方位地鍛煉學習者的求職能力,溝通能力,業務能力等職業基礎素質,縮短學習者與企業實際需求的距離。
(二)創業實訓資源配置
通過創新的教育理念,創新的教育技術,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根據實習情況資料合成出實習全景圖,讓指導教師觀測各實習企業的部署和實習情況。并可隨時下達訓練任務或進行教學指導。
(1)實訓時間安排。為保證實訓的有效性,必須要有足夠的教學時間作保證,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可從現有教學計劃安排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以及畢業設計中合理地規劃出一至二周的連續時間,以保證跨專業創業實訓的效果。
(2)實訓教學環境。跨專業創業實訓的教學環境包括仿真社會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可以借鑒相關的仿真系統,如跨專業綜合實訓軟件、沙盤模擬和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軟件等。另外,構建技術方法體系,如價值工程、統計分析、因果分析、可行性研究以及技術經濟分析等等都是管理類各專業需要應用的。使學生在實訓中能借助于這些方法和依據,更直觀、更明了、更透徹地分析實際問題,為所作決策提供支持。
首先,建立以生產制造公司為核心的仿真市場,使仿真環境秩序化、具體化,從而搭建起實習的組織架構。學生根據職能、崗位的設置要求,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組建仿真公司和仿真市場機構。
其次,制定詳細的業務規則,指導學生按企業運作的流程和規律去經營仿真企業,引導他們認識、理解企業與社會各個部門之間的經濟關系。最后,設計大量的仿真經營數據,闡明仿真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和當前的經營狀況,為學生做出科學的經營決策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
(3)教師隊伍管理。成立一支由專職教師、專業教師、特聘教師所構成的專門創業實訓教師團隊,這些教師來自不同專業,以項目管理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負責實訓體系的研發、設計及相關條件的建設,也包括項目的設計、策劃和指導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王偉,魏靜. 創業實訓平臺構建與教學設計探討.實驗技術與管理,第30卷,第七期.
[2] 伍軍.大學生創業實訓教學模式的設計與研究.前沿,2013(18).
[3] 蔣文楊.管理類跨專業綜合實訓體系的構建研究.實驗室科學,2012(15).
[4] 張叔玲.經管類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建設探索.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