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中小企業的新型融資方式——眾籌融資,如果中小企業能夠恰當利用眾籌模式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規避眾籌融資風險,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將會有效緩解。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眾籌
一、眾籌融資概述
根據籌資者對社會公眾的回報方式不同,可以將眾籌劃分為:(1)股權式眾籌融資。籌資者通過眾籌網絡平臺向公眾籌集資金,同時以公司股權的形式作為回報。(2)債權式眾籌融資。債權眾籌是大眾投資者以購買債權的方式進行的項目投資,相比于股權投資,債權投資風險較小,收益穩定。(3)獎勵式眾籌融資。獎勵式眾籌融資是指籌資者通過互聯網平臺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同時以VIP資格、項目產品、實物等非金融性獎勵作為回報。(4)捐贈式眾籌融資.捐贈式眾籌的本質是社會公眾進行的無償捐贈,大部分捐贈者的動機是公益性的。
二、中小企業眾籌融資的必要性及優勢分析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中小企業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一直是理論界和實務屆面臨的難題。從企業自身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源在于中小企業自身素質低,主要體現在抗風險能力低、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技術創新不足。從融資渠道角度分析,目前直接融資的硬性標準中小企業很難達到。間接融資則由于融資成本比較高,導致企業費用支出增加,影響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很容易被忽略。從信息對稱角度分析,中小企業與銀行的信息不對稱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銀行無法掌握到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二是中小企業對銀行的有關金融扶持政策了解也不夠。
(二)中小企業選擇眾籌融資的優勢。(1)融資門檻低。在互聯網眾籌模式下,網絡平臺能夠被有效利用,在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的情況下,互聯網金融機構將目標客戶瞄準數量眾多、借款金額較小但總量可觀的中小企業或個人。(2)融資成本低。互聯網金融的應用直接節約了企業花費在借款申請、手續辦理等方面的資金和人力,而金融機構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的降低使得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也大大降低。(3)融資效率高。互聯網金融打破了實體網點工作時間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效率。
三、中小企業眾籌融資的風險及對策
(一)非法集資風險及對策。非法集資風險主要存在于債權式眾籌融資模式上。隨著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快速發展,由此引發的非法集資、金融詐騙事件頻繁出現。對于非法集資,一些不法運營商故意利用眾籌的名義偽造眾籌項目、尋找借款對象,產生資金池后再把資金挪作他用,并采取借新債還舊債的模式周轉資金,這種行為是法律絕對禁止的非法集資行為;而一些合法運營商并非有意非法集資,但由于眾籌固有的經營模式與非法集資的運作模式相似,一旦操作不當就很容易被認定為非法集資。對此,金融監管機構應當盡快設立眾籌平臺準入機制,做到事前控制非法集資行為;法律應當對非法集資和合法的債權式眾籌融資作出嚴格地界定,而不是采用“事后溯及”的方法;平臺運營方應當及時公開各個眾籌項目的進展情況,同時借助獨立的第三方對項目專用資金進行托管,僅負責監管資金的使用情況,避免單方面直接管理資金。
(二)項目投資風險及對策。項目投資風險來源于投資者經驗不足、經營者即融資方管理不善、產品技術不成熟等多方面。眾籌融資的特點在于公眾參與,但網絡公眾并非都是專業投資人士,他們缺乏專業識別和判斷能力,僅僅依靠平臺網站的宣傳而做出選擇,如果運營方前期調查不足、審核不嚴,投資風險會非常大;從經營的角度講,融資方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實力薄弱,經營風險自然很大;從產品技術的角度講,大部分眾籌項目產品均處于研發試驗階段,沒有真正投入市場被市場認可,如果產品實際生產后質量不合格或者達不到預期功能,那么項目宣告失敗,投資者的資金也很難收回。對于項目投資風險,首先,投資者當提高自身素質和辨別能力,恰當選擇平臺運營方和融資方,謹慎投資;其次,平臺運營方應當增設風險準備賬戶,一旦融資方項目經營失敗無法兌現籌資承諾時,運用風險準備賬戶的資金對投資者進行補償。
(三)金融監管風險及對策。眾籌融資在中國剛剛興起,在金融監管和立法方面仍處在監管空白的狀態,這就導致以債權式眾籌平臺的野蠻增長,如果任其發展,金融市場將會出現惡性競爭、無序失控的局面,引發經濟動亂。在監管力度上,既不能過于嚴格,影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又不能過于寬松,給集資詐騙、龐氏騙局等不法行為提供生長的溫床。監管部門首先應當設立準入機制,對平臺運營方進行篩選;其次,應當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提高信息公開化程度,以便于運營平臺和投資者對融資方的審核和監督;最后,雖然中小企業融資難,但不應盲目放松資格認定條件,要對融資方的基本情況進行審核,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同時,也要對大眾投資者負責。
參考文獻:
[1] 黃華紅.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財務管理,2014,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