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大學計算機通識教育平臺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是我們大學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習“程序調試”方法能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將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學生的培養方式也能從基本知識的灌輸過渡到能力培養。作者將微課方法引入到“程序調試”教學中,同時給出了微課的設計流程與步驟,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實踐表明,該模式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微課;程序調試;程序設計
一、背景
筆者在以往的教學中發現,按照傳統課堂方式來講解程序調試,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理解較為吃力,并且隨著課程的深入,學生需要多次學習鞏固程序調試的方法,加深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因此我們選用“微課”的形式來設計“程序調試”教學,使得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短視頻來進行主動學習。
二、微課的由來及其特點
“微課程”這一理念最早來自于美國,早在1993年,北愛荷華大學的Mc Grew教授就開發了“60秒課程”。
2008年,“微課程”這一概念被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一名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正式提出。他把要學習的課程內容劃分成許多小的核心概念,通過一個短時間(1~3分鐘)的視頻,來對每個核心概念進行講授,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在這些教學視頻后都配有一些任務。此外,教師可以通過一個更短時間(15~30秒)的介紹和總結把這些相關的教學視頻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課程體系。這些微課程如同“知識脈沖”一樣,能夠讓學生有一種更加突出的學習體驗。這種短小精悍和深入淺出的微課教學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一場“用視頻再造教育”的革命,其中可汗學院的微課程影響最大。
“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式。為了實現高效教學,相較傳統教學,微課能使問題聚焦,微課能突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知識點,具有針對性。微課的內容精煉,視頻時間短,能抓住學生注意力最佳黃金時段,簡要概述知識點,點撥難點,突出注意點,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點的學習。
三、微課設計原則
1.主體性原則
我們的教學設計首先考慮的就是學生,因此微課設計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教學內容,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確立。
2.針對性原則
微課所講授的知識點一定要有針對性。學習內容的選擇一定是教材的某一重點、難點。“微課”的設計理念應該是要抓住教學的關鍵點,在短時間內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注意語言簡練、準確、自然。
3.自主性原則
微課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自主學習支架,教師充當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
四、“程序調試”教學設計的整體思路、目標與方法
1.合理選題
合理選題是微課開發重要的第一步。教師制作微課往往要花費自身大量的時間,因而教師應該選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或者是那些不容易講清楚和學生不容易接受的知識作為微課的內容。本文根據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以往教學經驗,將微課題目選定為“程序調試”方法。
2.確定微課的教學目標
從以下三方面制定了微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代碼的調試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主動的分析能力和獨立的思考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具體實例的操作,激發學生對程序學習的熱情。
3.教學方法
(1)實例教學:實例都來自于學生代碼中的常見錯誤,淺顯易懂,符合文科學生的認知規律。
(2)創設情境:在VB環境中直接演示錯誤代碼并進行調試,給學生更直觀的體會。
(3)講練結合:讓學生進行實操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講解學習程序調試方法的重要性。
(2)程序中的錯誤類型:包括語法錯誤和邏輯錯誤,通過具體實例,歸納兩種錯誤類型的不同點。
(3)靜態調試方法:靜態調試是由人工“代替”或“模擬”計算機對程序進行仔細檢查。學生剛開始檢查代碼時會覺得無從下手。此時可以給出學生上機時經常犯的錯誤,并列舉錯誤代碼,在VB環境中演示以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還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回憶思考,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主動避免代碼錯誤。
(4)動態調試方法:根據上機時計算機給出的錯誤信息進行程序調試,講解動態調試的幾個主要步驟。講解中可以結合一些實例,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演示在計算機語言的集成環境中如何使用斷點和單步跟蹤工具。總結調試工具的使用方法。
(5)實踐教學設計:給出4段錯誤代碼,由學生上機調試程序并給出相應的調試報告。
五、微課的實現
微課是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上,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幾分鐘之內對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視頻,其主要載體是PPT課件,視頻錄制軟件采用Camtasia Studio 8.0,并將其用于后期制作等。
1.Camtasia Studio 8.0軟件制作微課的優勢
Camtasia Studio是一款專門捕捉屏幕音影的工具軟件。它能在任何顏色模式下輕松地記錄屏幕動作,包括影像、音效、鼠標移動的軌跡,解說聲音等。另外,它還具有及時播放和編輯壓縮的功能,可對視頻片段進行剪接、添加轉場效果。它輸出的文件格式很多,有常用的AVI及GIF格式,還可輸出為RM、WMV及MP4格式。
2.搭建錄制環境
視頻模式:摳像+PPT。
硬件環境:電腦、手機(錄像)、錄音效果較好的麥克風。
3.視頻錄制
在錄制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注意周圍的環境,一定要安靜,這樣才能保證最后錄制出來的效果更好。由于錄制中視頻顯示自己,所以在著裝和坐姿上要注意,可以先把攝像頭調整到最佳位置。其次就是錄制過程當中要注意語速,語速與鼠標點擊要對應好,避免不真實之嫌。最后注意眼睛要看著攝像頭,就像課堂上對著學生一樣,自然大方。
4.視頻編輯
將錄制后的視頻加入片頭,增加字幕和小測驗。
六、結語
目前微課在中國的高校教育中迅猛發展,本文將微課引人程序調試教學中,微課的使用彌補了以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微課內容可重復播放,減輕教師的課下輔導的負擔,但缺點是缺乏師生互動,因此微課使用中還需要教師進行后期的引導和監督。相信微課和傳統課堂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會是今后大學教育的新方向。
參考文獻:
[1]唐大仕.“遞歸算法”微課教學設計——以“文科計算機基礎(下)”為例[J].計算機教育,2013(17).
[2]王 貞,符 天.基于微課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設計研究[J].電子制作,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