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先是簡單介紹了初中物理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提問應該遵循的幾點基本原則和具體的方法展開了深入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提問;原則;方法
一、初中物理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學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學科,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因此,通過合理的提問,可以引導學生有效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學習成效。但是,從初中物理實際的教學情況來說,目前,在提問環節上存在三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一是提問具有單向性,無法形成師生互動,也就是教師在物理教學中的提問,往往是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提問,僅僅是要學生作出回答,中間缺乏和教師的交流互動。二是提問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多是局限在書本中,或是剛剛所講述的知識點上,沒有實現有效拓展,導致這些問題不能對教學活動起到推進作用。三是提問的隨意性和無意義提問,干擾學生對要研究問題的思考,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
二、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方法
1.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問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要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提出合理有效的問題,需要遵循幾點基本原則。首先是啟發性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能夠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對所教學的知識進行運用。這樣,可以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掌握程度,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其次是互動性原則,所謂互動性原則是指提出的問題能夠讓學生和教師形成互動,也就是可以針對問題展開討論,提升課堂教學氛圍。再次是有效性原則,有效性原則是指提出的問題應該能夠切實有效地對教學活動起到助推作用,這就要求問題的難度要適中,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得出答案。最后是全面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是指問題的提出應該涵蓋較多的知識點,或是加強知識的串聯,應該避免針對單一的知識點進行提問。
2.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問的具體方法
問題的提出,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活動進行,具體說來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由概念、公式提出問題。概念和公式是初中物理中最為基本的內容,也是更高層次知識的基礎。所以,要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有效的提問,就可以從概念或公式的角度著手,提出相關的物理問題。比如,在學習重力的時候,對于重力的概念,一般對其定義為: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被稱之為重力,而且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也就是指向地心。對于重力概念,教師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①是否每個物體都有重力?②重力大小是什么決定的?”通過這樣兩個問題,就能夠反映重力的實質,學生結合書本,再通過討論就可以得出答案:“每個物體都具有重力且重力的大小由物體本身的質量決定。”
(2)由物理實驗提出問題。實驗是初中物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過實驗不僅可以更加直觀地認識某些物理現象,也可以對相關的物理知識進行驗證,從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比如,電路連接的實驗,這是初中物理電學部分最基礎的實驗,對此,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①如何才能正確連接實驗電路?②通過什么儀器可以實現小燈泡亮度的調節?”通過這樣兩個問題,就反映出了實驗的兩個重點,一是電路連接,二是電路調節。學生只要認真完成實驗,就可以實現對這兩個問題有效解答。
(3)從生活現象提出問題。生活現象在初中物理中涉及較多,這些生活現象既是對物理原理的反映,也可以從中總結出物理規律。比如,在教學折射和衍射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進行提問。
三、結束語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提出問題,是推動教學活動進步發展的良好方法,但是,目前的提問環節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需要在提問時遵循互動性、啟發性、有效性等基本原則,結合物理教學實際,從概念公式、物理實驗以及生活現象等方面提出物理問題,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傅巧梅.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3(1):81.
[2]殷榮輝.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技巧與方法[J].現代農村科技, 2016(1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