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根據筆者對藥學類大學生教育工作的體會與調查,闡述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必要性,分析藥學類大學生人文素質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對人文教育在藥學類大學生教育中的滲透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藥學類;大學教育;人文教育;現狀;滲透
一、藥學類大學生人文教育必要性及其教育現狀
從藥學類教育走向工作崗位的醫護人員的醫療服務對象是人,其服務過程中不僅涉及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與配合,還涉及與其他醫護人員和社會人員的溝通與配合。尤其在進入新時期后,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已經發生轉變,開始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邁進,這種轉變表現為對醫療服務人員整體素質特別是人文素質方面要求的提高。只有將人文教育與藥學類大學生專業教育融合起來,促進藥學類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才能樹立大學生關愛生命的醫學人文態度,使藥學類大學生充分認識到醫藥學責任感與使命感,體會到醫藥學職業的崇高性。此外,加強對藥學類大學生的人文教育,也是順應醫學模式轉變、促進醫藥學人文性復歸的要求,有利于中醫藥類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但從當前藥學類大學生教育來看,大學生人文素質缺失現象還比較突出,普遍存在重學科專業教育而忽視人文學科教育的問題,導致藥學類大學生人文精神危機越來越嚴重。不少藥學類大學生畢業后知識技能結構單一,人文基礎薄弱,在工作崗位上無法做到給服務對象人文關懷,加強對藥學類大學生的人文教育勢在必行。將人文教育滲透到藥學類大學生教育中,是一種比較深入和持久,同時也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教育方式。
二、人文教育在藥學類大學生教育中的滲透策略
1.優化藥學類教育課程結構,轉變藥學類大學生教學理念
藥學類教學主要與藥物有關,內容比較抽象和繁雜。將人文教育滲透其中,就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優化藥學類教育課程結構,轉變藥學教學理念??砷_設一些與藥學類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人文類課程,如醫藥發展史、醫學領域人際溝通學等,促進藥學類課程實用性及實踐性的增強;在藥學類重點內容安排上,可淡化學科意識,突出藥學類專業特色與崗位需求,促進人文內容與藥學內容的結合。在課程設計方面,穿插人文知識,對的案例和教學方法進行選擇,潛移默化地提高藥學類大學生人文素養。在藥學類大學生教學中,應轉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淡化書本和教師權威,對藥學類大學生人文思想教學進行有意識地加強,全面提升大學生專業素養與人文素養。
2.滲透醫學倫理教育,加強藥學類大學生醫德醫風教育
在藥學類大學生教育中,可針對學科教學優勢,對人文素質教育進行滲透,在整個藥學類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如對婦科常用藥縮宮素進行講解時,可針對劑量與其影響的關系展開提問,讓學生在討論中各抒己見,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態度。另外,還可通過醫學案例教學等加強對藥學類大學生的醫德醫風教育。
3.注重藥學類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強化大學生安全與法制教育
藥學類大學生教育,除了單向說教外,還應注重社會實踐教育,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引導藥學類大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思考。藥學類院系可建立模擬藥物治療實訓實驗室,通過模擬臨床藥物治療實訓,提升藥學類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通過臨床用藥見習,提升藥學類大學生職業意識;通過角色扮演等方法,提升藥學類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與此同時,應強化大學生安全與法制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各項治療與用藥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違法行為的形成,提高藥學類大學生對生命和法律的敬畏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學會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
對于藥學類教育來說,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是一個長期過程。在藥學類大學生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堅持教書與育人并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提高藥學類大學生人文素質具有很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賈 陸,付 蕾,阿有梅,等.淺談人文教育在藥學專業培養中的重要性[J].河南醫學研究,2011(3):343-345.
[2]楊雅茹,高國朋,劉麗萍,等.安徽醫科大學藥學類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現狀調查[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33(2):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