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背景下,受到西方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導致大學生的思想發生偏頗,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亟需一種內涵深厚,影響力巨大的文化主流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指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五千年歷史和智慧的結晶,是正確思想意識的形成,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和教育意義。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針對大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途徑進行相應的探究,以期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傳統文化;教學途徑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包含了許多正確的思想意識,更重要的是在傳統優秀文化中有很多歷史的縮影,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當代大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要力量,是促進社會不斷發展的重要群體,更是推動中華民族不斷發展的生力軍。大學生富有朝氣,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直接決定了大學生的行為,而大學生的行為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所以,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中國的璀璨文化,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具備先進的時代意識和社會主義需要的精神文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2.加強學生的思想意識
當前,由于社會受到多種文化的沖擊,一些不良的思想也滲透到其中,對人們的思想意識進行侵蝕,出現了很多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以及心態浮躁的現象,這很不利于社會的發展,也給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因此,要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的教育,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和正確的價值觀根植于學生的思想中,讓豐富的民族精神打造學生優良的品格、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加深學生的思想認識,讓學生明辨是非,堅持自己的思想政治立場,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二、當代大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探析
1.以課堂為主要陣地,通過課程提高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對于大學教學而言,最主要的教育陣地還是課堂教學,因此,利用好教學課堂,發揮教學課堂的優勢實施傳統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構建完善的傳統文化教學體系,讓傳統文化的教育更具有完整性和規范性。比如可以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一門課程作為必修課,對其中有關于傳統文化的章節進行集中細致地講解。第二,開設《論語》《道德經》《孟子》《中國歷史文化》《唐宋詞詩詞鑒賞》等經典著作為選修課程,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多了一個接觸和學習傳統文化的渠道,真正地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當代的教育結合起來,從而不斷夯實學生的思想基礎,加強大學生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
2.以校園環境為載體,創造良好的校園氛圍,讓學生持續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校園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 校園氛圍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生思想意識的形成。同時,校園氛圍始終以某種潛在的作用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行為習慣。所以,在大學校園中創造一種古文化的氛圍,讓學生在其中受到熏陶、感染,從而有效地構建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體系。
3.以實踐為目標,實現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養成
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就要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但是只是理論上的教學只能夠實現“知”的教學目標,而要想達到“行”的目標,還需要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實踐。比如,學生在學習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一句名言時,就要鼓勵或是帶動學生深入社會進行實踐,樂于助人,傳遞正能量。同時,可以合理地利用紅色愛國主義基地,鼓勵學生加入志愿者隊伍行列,讓學生進一步地體驗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不僅是教學本身的需要,更是我國社會建設和國家發展的需要。加強人才培養,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以傳統文化武裝學生,構建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實現學生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于偉峰,商植桐,于雪梅,等.對加強和深化當代大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2]鄭 軼.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