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方法調查河套學院本科生數學學習的實際情況。結果顯示,目前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谶@些問題,本文給出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應對這些問題的建議,并提出了改善的措施。
關鍵詞:高等數學;學習現狀;優化措施
一、問題的提出
河套學院由一所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主的高職高專院校晉升為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主的綜合性學院。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標準的快速變化,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升的需要,學校的轉型發展,人才培養目標的改變等,都要求必須對“教”與“學”的方式進行改革,以適應地方本科數學教育教學的需要。高等數學課程是本科院校理工科、經管類、水利建筑等非數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必修課,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與概括性,邏輯推理嚴密,讓學生總體感覺“太難”。作為從事數學教育教學一線教師,了解和掌握學校學生高等數學學習的現狀,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對高等數學教與學有促進作用的建議,并通過實驗論證其可行性,對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
本研究選取了河套學院為研究對象,調查問卷發放對象涵蓋本學院大多專業,考慮了年級、性別、學生類別、生源地等因素,發放問卷500份,收回483份,回收率為97%。前后進行兩次問卷調查:第一次是對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現狀的摸底調查(表1),在上半年進行,回收有效問卷242份。第二次問卷調查是優化措施實施意見的摸底調查(表2), 在下半年進行,回收有效問卷241份。兩次問卷調查的樣本占總體的10%以上,能有效地反映總體情況。

2.訪談調查
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利用休閑時間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談話。內容有問卷1和問卷2有關問題,當然還有學生提出的新問題。
3.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包括高考數學成績,大一、大二期間數學學業成績,學生問卷表。學生問卷主要從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內在因素和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外在因素兩方面進行調研。
4.分析方法
由于造成現狀的原因很多,利用數理統計方法,梳理主要因素,剔除次要因素。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本次調查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描述性統計和卡方檢驗。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學生內在因素對高等數學學習的影響
學生內在因素包括對高等數學學習的態度、興趣、上課的狀態、完成作業方式、課后自學時間安排、學習高等數學的信心等。
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河套學院高等數學專業的學生學習高等數學態度是端正的,他們認識到高等數學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的重要性。雖然有些學生入學時基礎比較差,學習高等數學有困難,但他們有信心,感興趣,上課能認真聽講,盡可能地獨立完成作業,并且還能安排一定時間學習,最后也取得了好的學習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些學生高中數學基礎差,數學知識不連貫,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能力較差。也有一些學生課堂學習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刻苦學習的精神,不善于鉆研學問,學習膚淺懶惰。還有一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不預習功課,不獨立思考問題,不獨立完成作業。
2.學生外在因素對高等數學學習的影響
學生外在因素包括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氛圍、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實驗實訓等。
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河套學院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熱情很高,學習氛圍濃厚。教師課堂教學能激發、引導、調動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其中存在的不足是:課堂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與實際需要有一些矛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價值、實用性迷茫,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課堂教學形式也有待改進,應多探索調動學生上課學習的熱情的方式方法。
四、措施建議
根據調查分析,就學生學習高等數學出現的問題,我們給出了一些改善建議。
1.教師要更新觀念,緊跟時代潮流,與學生學習期望聯系起來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選了“課堂內容要有實用性”這一選項。說明學生更想學習利于就業的知識。從心理學理論來看,人的需求就是一種潛在的動能。教師課上要滿足學生這種需求,就要求教師不僅知識涵蓋量要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內容要豐富多彩,知識有價值,才會刺激學生愛上課,愛學習。教師上課能否吸引學生的關注和興趣,其本質就是學生認為學習的內容是否有價值。本研究表明,學生喜歡知識豐富、見多識廣的教師,其上課所授知識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意識到這對將來從事的工作有幫助。學生認可了老師,就會認可教師所傳授知識的價值。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不斷提高知識的實用性,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正確認知。如今高等職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的聯系日趨緊密,高等院校的社會服務職能逐漸受到各方重視,學生對知識的價值判斷取向比以往更明確。這就要求教師應在教學中傳授知識的同時,需注意對知識的實踐運用加以詮釋,讓學生知道學習該知識的實際意義和實踐價值,讓學生從思想上學習上重視理論知識的價值。因此,教學中教師除應加強學科知識的學習和鉆研,還應重視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價值的研究,以更好地滿足大學生的學習需要。
2.教師授課要滿懷激情,要有感染力,讓學生將上課視為一種享受
數據分析發現,教師上課的情緒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有興趣去學習,學習的態度是主動的,學習的行動是自愿的,學習的效果當然會較好;反之,趕鴨子上架或牽著鼻子走的學習,很難有好的學習成績。因此,我們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滿腔熱忱對待自己鐘愛的教師職業,要充分發揮個人人格魅力,千方百計地去設計好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投入感情,采用情景教學、啟發式或討論式教學方式,以豐富教學內容的美感,牢牢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課堂上,這樣勢必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教師要關心和愛護學生,認真聽取學生的呼聲,教學相長
有研究分析顯示,上課能與學生互動交流,常常鼓勵、贊賞學生,和學生像朋友那樣相處的教師,學生對他們的評價都非常高。學生喜歡這樣的教師,就是對他們所上的這門課程的最好支持。因此,為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重視與學生互動,以常變常新的教學手段將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融為一體,課上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學生給出的不正確結論要及時更正。我們要改革或剔除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多注重師生互動、自主性交流。如今現代化通信技術普及率非常高,其中的不良信息對大學生形成一定的沖擊。他們自我意識較強,有主見,有個性,更希望教師常能聽聽他們的觀點和建議。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育過程中更加主動地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發表不同觀點,并耐心為學生答疑,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4.教師要采用多種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效果是檢驗教師工作成效的標準,不管你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剛踏入教育行業的年輕教師,都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最大限度地掌握更多的知識。調查顯示,學生要求教師要高質量、高效率地授課。高效的課堂教學作用巨大。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充分利用相關的教輔資源,精心準備課堂,巧妙地設計提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課堂時間給學生傳授最多的知識。同時,還要做到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自如地管理課堂,確保整個上課過程有條不紊。在教學方法上,要注重在講解過程中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新知識點,將新知識置于學生現有的理解能力、知識水平范圍內。在授課目標上,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識,還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教學的高效反映在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提升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其有一定的生存能力,這是當今社會賦予高校教育的新任務、新要求,是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
5.教師遵守課堂教學紀律,尊重學生人格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是學生生活的明燈。為人師表不是掛在嘴上,教師要在教學點滴中注重言傳身教,要用行動指引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教師遵守課堂教學紀律、平等對待學生的呼聲很高,這也是當今大學生的共同愿望。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課堂紀律,保證課堂教學秩序,其自身更需要自覺遵守課堂教學規范和道德操守,教學工作環節層層把關,嚴格要求,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偏不向。老師為人正派,和藹可親。學生愿意親近老師,愿意和老師談心交朋友,這樣才能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王孝玲.教育統計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新民.關于數學教學效率及其效率意識的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6,15(3):16-18.
[3]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陳美英.大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狀況的調查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 2009,18(1):41-44.
[5]陳永佳.大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影響因素及提高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