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6年四川省高考英語改革方案的出臺,會帶來何種反撥效應,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本文圍繞高考英語聽說測試的反撥效應展開研究及分析,并就教師如何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考;應用;聽說測試;反撥效應;區域研究
一、研究背景
四川省從2016年起將恢復高考英語聽力考試,聽力部分共30分。反撥效應指的是考試給社會、命題人、學校師生等有關人員帶來的影響。本文旨在調查、研究四川省聽說測驗的反撥效應,為高考改革獻計獻策。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有兩大假設:①新考試方式的出臺會讓教師增加對聽說訓練的關注;②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態度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本研究采集信息的方式有座談、問卷訪問及隨堂觀察三種方式。接受研究的對象包括40位高三教師及108位高三學生。
三、結果和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受高考改革影響,教師有意加強聽說訓練,而學生會改變其學習材料,并將更多的精力用于聽力訓練。
1.課堂觀察的研究
為了應對高考的聽說測試,教師會增設“聽說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教師會傳授應試技能,展開訓練,并帶領學生操練。在對師生聽說課上說話時間的統計中,筆者發現,在近4/5的時間里,都是教師在說話,而在學生說話的時候,只有不足1/5的時間被用來做聽說演練,并且,教師會分配很多時間在高考題型的講解上,其內容較為枯燥。
2.問卷訪問及座談的研究
(1)對教師的研究。近六成教師認為高考測試方式無法全面測驗學生的能力,且對綜合能力的培養用處不大。其原因是,很多教師為應對高考,多采用簡單、刻板的訓練方式,訓練并不全面。但出現的正反撥效應是,教師會更關注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
(2)對學生的研究。表示贊同高考考核方式的學生僅占二成,近七成學生覺得高考無法反映自身的真實水平,但有八成左右的學生會因此在聽說上多加練習。總體上說,多數學生并不十分認可高考考核的方式。
四、由調查獲得的啟示
1.教師應改變觀念
教師應當改變觀念,使教學更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減少說話時間,當好協助者、引導者,不可一味地“灌輸”。
2.豐富聽力教學
教師可找一些適合作為教學資料的影音視頻在課堂上播放,讓訓練內容多樣化。教師也可豐富聽力教學的方式,如,使用聽讀測驗、流程圖,采用對比、判斷、選擇等方式。
3.多和基層教師溝通
高考出題者應對高中教師的工作狀況展開調查。調研人員、管理人員應采取措施讓教師加強對聽力教學的重視,傳授一些聽力教學的方法。
4.拓展聽說教學資源
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熱情,教師可尋找一些視頻資料作為課堂教學素材。同時,為方便師生學習,教材開發機構也應選擇優質資源,將其編入教輔資料中。
五、舉例說明在教學中培養聽說能力的方式
下面以外研版必修一Module3的聽說訓練為例,介紹相關的教學模式:①先進行背景知識的介紹;②通過對一篇典型課文進行挖詞填空的訓練,引導學生推測語篇結構,鍛煉學生的朗讀技巧;③帶領學生聽課文中人物的旅行經歷,并要求學生根據聽的內容做好填空;④讓學生聽對話,并以做填空題方式轉述對話內容;⑤引導學生按照聽力原文的語篇模式陳述自己的旅行經歷,訓練口語表達能力;⑥做小結,并進行筆頭練習。這樣,學生有充足的機會進行聽、說練習,聽力能力也就得到了培養。
現在多數教師聽說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不足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很多師生會在新大綱出臺后改變教學或學習方式,并開始注重訓練聽說能力。為更好應對高考,教師應改變傳統觀念,并盡可能引入更豐富、生動的教學材料,讓學生的聽、說水平迅速提高。
參考文獻:
[1]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吳萍萍.高考英語聽說測試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