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在啟蒙階段的可塑性非常強,幼兒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幼兒今后的發(fā)展。繪畫教學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可以通過繪畫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因此,提高幼兒園繪畫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幼兒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對此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幼兒園;繪畫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5-03
作者簡介:霍曉麗(1972—),重慶人,幼兒園高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幼兒教育。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教育行業(yè)改革不斷深入,人們對幼兒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幼兒時期是孩子智力發(fā)育比較迅速的階段,這一時期幼兒的可塑性非常強,及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意識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幼兒教育又稱啟蒙教育,屬于義務教育的最基礎階段,可以幫助幼兒形成最基本的行動和思想。然而,幼兒教育與其他教育不同,孩子的年齡還小,主要傾向于玩,對學習沒有太大的概念。但是,這一時期的教育效果直接關系到孩子今后價值觀的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成為當前不少幼兒家長及幼兒園領導階層所重視的問題。
1.正確定位幼兒繪畫教育的最終目標,激發(fā)幼兒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幼兒園繪畫教育的基本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繪畫知識與技能,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得幼兒萌發(fā)審美情趣。然而,某些幼兒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跟上新課標的要求,在確定教育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只追求短期效應,沒有注重教學本質。在幼兒學習期間,引導幼兒從事美術活動,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知識只是前提;幼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想要通過繪畫這一平臺,促進幼兒在個性發(fā)展、情感教育和認知能力方面取得進步。美術知識與技能只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的載體,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只有充分利用繪畫教育這一工具,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幼兒在園內不斷成長,讓他們對某些觀念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實現學習目標。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在繪畫教學中引導幼兒通過繪畫或者手工的方式,將自己的看法與情感表達出來。教師不可太看重幼兒的手工,要將幼兒的想象力、寓意作為幼兒繪畫的重要標準。只有將幼兒的各項能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有效促使幼兒在繪畫教學中發(fā)揮主動性與積極性。
2.加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提高幼兒參與繪畫教學的積極性
教學活動本身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幼兒本身年齡較小,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大,師生間的良好互動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有利于將幼兒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上來,有效提高幼兒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而且,師幼互動是幼兒園內人際關系的核心,因此,師幼互動成為當前幼兒教育專家們關注的重點問題。繪畫教學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幼兒審美情趣、提高幼兒知識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幼兒教師加強對師幼互動的研究,有利于豐富幼兒教師的理論知識,使教師在與幼兒的活動交流中促進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有利于提高幼兒教育的教學有效性。
3.加強幼兒教師的素質培養(yǎng),使其形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引導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幼兒繪畫教學質量。由于幼兒正處于身體各項機能逐漸形成時期,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有健康的身體。一旦幼師攜帶傳染疾病,容易影響到幼兒的健康。而且,還要求幼師具備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對幼兒要有愛心和耐心,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融入更多的愛,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另外,幼師還要具有各種特長。由于幼師與其他教師相比,在教學對象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幼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技巧,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4.豐富繪畫材料,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提高幼兒繪畫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很多幼兒都比較喜歡繪畫課,但是他們對單一的蠟筆教學不感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繪畫材料,以豐富繪畫表現形式。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利用豐富的學習材料表現出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新鮮、獨特的繪畫材料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嘗試欲望,幼兒可以根據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選擇自己喜歡的各種材料,創(chuàng)作出各種各樣、不同風格的作品。幼兒在親自實踐中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這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自主性有很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許 維.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2]黃娟娟.幼兒園半日活動中師幼互動類型及成因的社會學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