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計算機高職院校重要的核心課程,但是其教學方法和內容的設計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影響到了教學質量。本文簡要分析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存在問題;改革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5-03
作者簡介:殷晏君(1982—),男,江蘇連云港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
一、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注重知識教學,不注重能力教學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在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但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很多院校仍然采用的是學科教育模式,沒有真正的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在教學上,這些院校仍然強調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受到教學條件、教學觀念和教學課程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課程都是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實訓類教學嚴重不足。
2.學校忽視對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
職業教育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學生除了需要掌握工作崗位必需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社會能力。而很多高職院校往往只專注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忽視了對學生的一些社會能力的培養,以至于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難以很快適應工作環境。
3.教學模式仍然以教師為中心
雖然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創新,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學行為以教師講授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限制了學生創新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使得學生難以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教師講授過程中,學生之間也會缺少一些必要的溝通與合作,這樣的教學無法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4.考核機制單一
考慮到“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課程有很強的實踐性,很多高職院校都會對學生進行一些實訓項目的訓練。但是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時,僅僅以期末筆試成績作為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標準,這樣的方式難以實現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過程的評價。這會導致學校對學生總體評價的嚴重不合理,從而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改革措施
1.開放實踐,注重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高職院校應加強實訓基地開放式教學管理,優化實訓教學。學生可以在其課余時間來實訓基地進行“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課程的實踐,學生可以自主決定實踐內容,從而鞏固自己的專業基本技能和發掘自身的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訓基地還可以向社會外界開放,引入社會人員兼任培訓教師,學生也可以參與到培訓工作中來,從而加強學生與外界技術人員的溝通。
2.注重團隊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的交互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是一門強調操作性的課程,在教學中,要豐富教學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互和合作。例如在教學中可以提出某一問題,讓學生們以團隊的形式進行討論和研究解決方案,然后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將問題展示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
3.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課程中,教師要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創新解決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
4.考核評價的創新
為了公平合理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課程應根據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項目,分別制訂一些不同的考核方式,改變以往以期末成績作為考核標準的方式。應加大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比重,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正。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課程改革要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一方面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豐富教學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互和團隊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能夠迅速適應企業工作的高知識、高技能和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廖冬梅.“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改革探究[J].信息通信,2013 (9).
[2]朱壯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改革[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4(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