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初中化學教學的創新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初中化學教學現狀,其內容包括化學教學存在內容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分析并總結了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用生活實例引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要注重教學觀念的創新,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理念;初中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5-03
作者簡介:景紅選(1975—),男,甘肅靜寧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初中化學教師,研究方向:新課標下教育教學方法與素質教育的結合。
一、初中化學教學現狀
1.教學內容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化學在教學方法上過于單調,教師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導致課堂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強。長此以往,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信心下降,因此有可能出現厭學心理。
2.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
首先,部分教師對課堂的主要方向不是十分明確,無法制訂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這就導致教學內容混亂。其次,一些化學教師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即便大多數初中化學教師均是化學專業畢業生,但是缺乏一定的實踐教學經驗。最后,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從而使課堂變得枯燥。
二、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思維比較敏捷,并且具備較為豐富的興趣愛好。但是因為網絡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課堂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
1.課堂教學用生活實例引發學生興趣
因為化學實驗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如“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噴水成圖”等,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化學實驗的神奇,從而使其對學好化學知識充滿興趣。
例如,在講解“酸堿綜合反應”有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蒸饅頭”作為例子:首先,為學生準備一個面團,引導學生將面團切開,發現里面是實心的。其次,將少量的醋放進面里,然后將面揉勻,這時再將面切開,發現里面還是實心的。最后,教師讓學生將適量的小蘇打均勻地揉進面團內,待一段時間后,再將面團切開,發現里面產生了許多氣泡。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對化學學習充滿好奇。
2.創新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下午的第一節課,學生處于困倦階段,精神集中性不高,對此,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課堂的開始階段,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一個化學小故事或者小笑話,從而起到讓學生振奮精神的作用,使課堂的節奏得到有效帶動,為接下來的知識講解奠定基礎。
三、教學觀念的創新,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1.結合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物理、生物以及地理等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其中有很多知識是和化學知識相互關聯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跨學科課題,讓學生在已有的各個學科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認識,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二氧化硫”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內引入酸雨的有關內容,并對降雨的形成過程進行講解,還可以分析人工降雨的原理,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探究學習的過程,允許學生犯錯誤
在開展“制取氧氣”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兩種方案:第一種,讓一部分學生握住試管,然后將導管放入水中,這時沒有看到冒泡情況;第二種,讓另外一部分學生先將導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緊握試管,這時會發現水中有很多氣泡產生。這時得出結論:不同的操作方法,會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與此同時,要注意看學生在實施實驗時其操作方法是否正確,對操作錯誤的學生要寬容以待,尊重學生在能力上和個性上的差異性。
參考文獻:
[1]胡軍權.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的探索[J].凱里學院學報,2012,30(6):167-168.
[2]邵 康.初中化學課堂中創新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究[J].學周刊,2016(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