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金財工程、金稅工程的實施和升級,稅務實驗室對財政和稅務專業的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從貴州財經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稅務實驗室建設現狀出發,分析其主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多渠道引進實用性強的專業軟件,并定期維護和升級;建立實驗教學體系,統一規范實驗教學內容等措施來解決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稅務實驗室;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4-29
作者簡介:郭 暢(1981—),貴州赤水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稅收理論與實踐。
一、我校稅收實驗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軟件設施亟待補充完善。一是實驗軟件少。目前,我校稅務實驗室可使用實驗教學軟件僅有兩款,分別是蘭貝斯財稅實戰系列教學軟件和國家稅務總局的納稅申報軟件。二是軟件更新速度慢。受軟件使用權限、軟件維護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現有教學軟件沒有得到及時進行更新與維護,這直接影響了實驗效果。如,學校所購買的蘭貝斯財稅實戰系列教學軟件,由于使用權限的問題,稅務教學模塊并不能完整系統地使用這一軟件。
(2)教學與實際契合度不高。一是教學內容陳舊。目前,我校稅務專業開設的中國稅制、稅法、稅收學原理、稅收籌劃等專業課程中使用的實驗教學大綱和講義為稅收實驗室建設初期所撰寫,實驗教學內容卻沒有根據財稅政策更新及時做出調整,導致稅收實驗教學內容與稅收管理實踐脫節。二是教學形式單一。從教學形式來看,仍然是傳統的以教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按部就班地學習實驗原理和操作實驗步驟。
(3)稅務教師隊伍建設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一是缺少教師綜合能力培養安排。稅收實驗室的建設旨在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和實驗能力,因此實驗課程對老師的要求較高:他們不僅要精通專業知識,計算機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也不可或缺。這與目前實驗教學老師計算機知識普遍欠缺的客觀事實相矛盾。二是實驗教學老師缺乏實踐經驗。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為未出校門的學生提供最接近實際的學習機會。要實現這一目標,實驗教學老師在這一過程當中起到靈魂作用,老師只有適時掌握實際稅務操作技能,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目前,我校開展了教師頂崗的工作安排活動,為教師特別是實驗教學老師提供了融入實際的機會,但由于該項工作開展時間不長,相應的配套措施還需要健全。
二、完善我校稅務實驗室建設的對策
(1)多渠道引進實用性強的專業軟件,并定期維護和升級。優化配置軟件資源是實驗室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實驗室的功能基礎。實驗室建設經費是有限的,而引起一套合適優質的專業軟件,其費用是相當龐大的。因此應考慮大力拓展軟件的來源,采取多種途徑引進。如可采取購買、自主研發、校企合作、免費提供等方式。在此基礎上,還應重視軟件的維護和升級。
(2)建立健全實驗教學體系,統一規范實驗教學內容。在稅務實驗室建設中,應對相關實驗課程的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方法和實驗內容進行統一規劃。首先可將稅務實驗教學體系分為征稅、納稅和中介三個模塊。具體來講,就是讓學生模仿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稅收管理、征收、稽查;模仿企業的辦稅員實施納稅申報;模仿企業的納稅籌劃人實施納稅籌劃。三大模塊有機結合, 突破了傳統“老師演示,學生照搬”的被動教學模式,在這個實驗平臺上,學生通過扮演不同角色主動去體驗、學習和熟悉不同當事人的稅收權利和義務知識,從而達到運用綜合知識和提高動手能力的目標。其次,在遵循現有實驗教學大綱和講義的基礎上,整合資源,編寫實用性強,能全面、真實反映稅務經濟活動的實驗教材,讓實驗教學內容更加規范和完善。
(3)加強稅務實驗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完善教師頂崗實習制度。繼續堅持教師赴企業頂崗實習制度,及時總結經驗,完善教師赴企業頂崗的條件、要求。如,選派教師赴相關單位實習,明確自主赴企業頂崗的頂崗單位資質要求等。二是配套專業培訓措施。財稅政策的變化對實驗教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政策解讀、計算機操作應用等都需要相關權威人士、技術能手分別對實驗教學老師進行專項培訓。
參考文獻:
[1]陳小安.稅務專業實踐性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網絡財富,2009(4).
[2]石 泓,費 琳,林 艷,等.大學本科稅法課程教學改革與質量優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