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教育目標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科教學更加注重有效性和實用性。計算機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其教學效果如何,直接影響畢業生未來工作的走向。作為一名中職計算機教師,應給予計算機學科以高度的重視。但是至于如何才能實現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本文就從計算機的有效教學策略方面談談筆者的看法。
關鍵詞:中職學校;計算機;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簡介:龍 麗(1976—),女,貴州松桃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中等職業學校政教處教師,研究方向:計算機專業。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對現代計算機從事人員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是以前簡單的網絡維護,對軟硬件系統的檢測、維修等,而是更深入研究軟件開發、程序制作,程序控制等知識。而計算機從業人員是否擁有過硬的專業水平,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是否有效。教學是否有效,又取決于是否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這就給當前我國培養專業應用技術人才的中職學校帶來了新的挑戰,既要以市場需求為培養人才的原則,又要以學生掌握過硬的高層次的實用性技能為教學目標。
1.提升教師計算機技能水平
教師作為技能的傳授者,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航者,其計算機專業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所學到技能知識的深淺。如果教師技能水平不高,即使想把更多的技能傳授給學生,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把課本上表面的、淺顯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生又怎能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呢?因此提升教師的計算機技能水平是實現教學有效的重中之重,沒有這一基礎做支撐,教學的有效性也只是一句空談而已。計算機教師要利用一切學習機會不斷加強學習,加快知識的更新速度,只有這樣,才能“名師出高徒”,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目標才能實現。
2.善于鼓勵表揚,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心
從生源方面來看,職業學校招收的學生成績普遍較低,基礎知識較差。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由于學習成績不佳,從而常常被老師忽略甚至批評打擊,長久下來,他們的自信心受到了嚴重挫傷,有些人甚至潛意識里認定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好,所以整日渾渾噩噩混日子。職業學校的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這些學生重拾自信。當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學生的一點點進步或優點時,應及時給予表揚。有了自信心,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工作中才能不斷進步,從而取得輝煌的成就。
3.轉變“以教師為本”觀念,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當教師利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計算機教學時,教師處在教學的絕對主導地位,學生則處在次要地位,處于被迫學習的尷尬境地,學生毫無學習興趣可言,帶來的低效甚至是無效教學也就不足為奇了。為了有效改善教學的這一不利現狀,計算機教師必須轉變以自身為本的師生觀念,更要清醒地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作為教的主導以及引導者的角色存在的。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只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只有明確兩者之間的角色定位,教師始終以學生為本開展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實現計算機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4.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密切加強校企合作
中職計算機教學有效性主要體現為:畢業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并勝任工作崗位,同時能夠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為了順利實現此目標,就需要中職學校時刻關注市場人才需求。如市場需要哪類人才,學校就設置哪些專業,最大限度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提高訓練強度。
同時為了使學生適應以后的工作環境以及進一步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還應密切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這樣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技能水平及時反饋到學校,使中職學校能夠隨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并針對學生能力不足的環節及時調整教學方向,以便最終給社會輸送更全面的計算機人才。
中職計算機是一項操作應用技能較強的學科,老師應在教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多方途徑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根據學校自身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有效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并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最終實現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思想前衛、技能過硬的計算機高端人才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溫引蓮.中職計算機有效教學探討[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3).
[2]朱小明.中職計算機有效教學效果淺探[J].職業,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