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近年來發生的中小學事故進行調查分析發現當今農村小學安全隱患問題突出。本文通過實地安全問題分析考察,列舉了一般農村小學普遍存在的安全問題,從安全科學的角度,從實際出發,提出了符合農村小學實際的安全管理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安全;農村小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7-19
作者簡介:宋平春(1974—),男,江西瑞金人,小學數學高級教師,本科,江西省瑞金市謝坊鎮大勝小學校長。
我國是小學安全事故發生率較高的國家之一。頻繁發生的安全事故對小學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而學校和家庭存在的安全隱患更是給學生的健康和生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基礎教育的中國共有2.2億小學生,據統計,全國每年約有16萬0~14歲的兒童死于意外傷害,約有64萬致殘,每天有40多名中小學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或其他安全事故。對此,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相繼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文件,要求各級學校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培養小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和技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減少安全事故對中小學生的傷害,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1.農村小學中的安全隱患
筆者通過對農村小學安全現狀的調查分析,發現了一系列安全隱患,列舉如下。
(1)安全工作不到位。安全作為小學生生命攸關的大事,需要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然而由于小學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教育,小學師資匱乏與不重視安全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部分領導和老師不重視安全工作,具體表現為職責不明和滋生僥幸心理,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帶來了安全隱患。
(2)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工作是動態的管理工作,具體安全制度根據具體安全形勢制定。當今農村小學安全制度不具有針對性、過于籠統和操作性不強的問題日益突出。面對重于泰山的安全工作,做不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嚴查事故責任人,沒有及時汲取安全事故教訓。
(3)基礎設施匱乏。體育設施設備陳舊,學生活動場所以及公共設施缺乏保護裝置,不能從根源上避免傷害和意外事故的發生。體育課、課外活動時,在樓梯、校門口附近最易發生安全問題。
(4)學生、家長安全意識不強。此類問題表現在意外事故的發生。最明顯的莫過于交通安全問題,學校附近的交通干道本應設置減速設置和警示裝置,避免學生在上學及放學路上發生意外。家長不重視安全,長期讓子女自行回家或者由反應遲鈍的爺爺奶奶接送,一不小心就會釀成大錯。
2.農村小學安全管理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了未成年人的權利和義務,從各個方面保護他們的生命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小學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殊性和重要性由他們自身特點和社會需要以及時代賦予的使命決定。因此,根據安全教學基本原理及農村小學安全現狀,制定適合的安全制度刻不容緩。
(1)落實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我國學校安全管理體制的現狀是政府監督,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學校負責,師生員工遵守校規校紀,由家長和群眾共同參與。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的安全原則,學校應健全安全責任制,規范最高安全責任人的權利和義務。一旦發生事故,必須尋根問底,嚴懲不貸。
(2)加強基礎安全設施建設。安全人機工程學強調人和機相互結合,達到最佳安全狀態,因此,小學的教學設施應符合小學生的生理結構,降低課桌高度,加大座椅靠背的傾斜度,不造成小學生生理疲勞和機體損傷。同時,加強和完善消防設施與人防工程的建設,增加可利用的安全預算,按時檢查校園安全隱患,適應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
(3)加大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家長、學校、社會應當承擔起學生安全教育的主體責任。學校應當經常對師生尤其是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和安全防衛技能的訓練,以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各種場所中的安全防范意識。家長要支持學校工作,多和老師溝通聯系。與此同時,社會各界應該關心弱勢群體,為學生安全工作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參考文獻:
[1]肖 霞,劉德勇.淺談農村學校安全管理的現狀與應對措施[J].讀書文摘,2016(2).
[2]曾志忠.新形勢下農村中小學安全管理問題及措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