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對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的必要性進行探討,并簡要分析先進技術的應用重要性。其次重點介紹調查規劃設計中常用技術以及功能實現方法,幫助技術人員明確森林調查未來的發展方向。新技術的應用也促進了林業工作效率提升,促進森林種植管理技術進步。
關鍵詞:森林調查;規劃設計;GPS技術
林業發展對地方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雖然各行業生產對森林資源砍伐嚴重,但通過人工種植管理,能夠實現資源可持續應用的目標,使種植生長的效率滿足使用需求效率。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是為國家、地區及森林經營單位制定林業方針政策,編制林業區劃、指導林業生產而提供基礎資源數據,為實現森林資源合理經營、持續發展,充分森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服務。顯然,森林資源規劃設計工作的開展所涉及的都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制定策略提供基礎數據的,因此需要準確高效的開展。而技術水平的高低在森林資源規劃設計工作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衛星定位,技術水平高低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本文擬通過對新時期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中應用新技術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為黑龍江省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一、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中應用新技術的必要性分析
黑龍江省,是我國森林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其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約為0.53hm2,人均占有蓄積約為39.5m3,遠超過我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約0.128hm2和人均占有蓄積約為9.048m3的數值。開展森林資源調查,進行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簡稱“二類調查”),直接關系到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才能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及時性和高效性。而在傳統的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中,很多調查隊伍仍然沿用手工作業,主要還依靠圖紙、大羅盤測量,依靠林班線來區劃各林班之間的界線。顯然,這些傳統的方法費時費力,而且效率比較低,另外就是不能及時的為決策部門提供相關的信息。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應用新技術,提高森林資源調查效率顯得尤為重要。比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衛星定位系統、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而且掌上電腦、GPS定位儀等被廣泛的采用,結合這些先進的設備可以有效提高調查效率。另外,目前林業部門正在逐步采用的“遙感判讀法”來收集數據,也是目前森林資源調查方法一種新的趨勢。如果可以很好的應用“遙感判讀法”,必然也可以在森林資源規劃調查中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中常用新技術分析
1、GPS技術的應用分析
在對森林進行調查規劃時,需要對生長區域的概況做出了解,傳統規劃方式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工對森林面積以及生長情況做出調查,很難滿足管理需求。將全球定位技術應用在其中后,可以對森林生長區域做出準確的定位,根據管理需求隨時查看現場信息。森林生長區域內環境復雜,大量的樹木遮擋使得信號很難傳遞出去,傳統調查技術中人工探測得到的信號也很難向管理基站傳遞,應用GPS技術后,借助衛星來完成信號的傳遞與功能質量發出任務,在傳遞穩定性上有明顯的增強,并且不會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對調查工作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全球衛星定位技術(GlobalPostiomingSyslem),簡稱GPS。該技術是近年來,隨著衛星等相關空間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信息獲取和處理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產生的。GPS技術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包括地理學、光學、電學、機械、信息技術等多種學科。近年來,GPS技術在森林資源調查中應用的越來越普遍,可以有效提高數據的準確度;另外,結合GPS自動采集樣地坐標、定位,以及準確調整調查航跡,可以明顯改善森林資源規劃調查的效率和精度。目前,在運用GPS技術進行森林資源調查的過程中,結合更為先進的掌上電腦、e-trex手持機和信息傳輸技術,對于林區邊界、的定位及面積求算功能,可以使對森林資源的利用更為精確,而且還能實現動態監控的目的。
2、TM衛片技術的應用分析
該種技術最早是在蘇聯引進的,國內研究起步較晚,但通過各部門技術人員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該技術中,應用到了計算機設備與衛星系統,可以將調查現場的森林區域的影像呈現在計算機屏幕中,工作人員更方便觀察。與定位技術結合使用,在功能上可以實現互補,并且不會增大調查規劃期間的成本支出。衛星傳輸信息更加高效穩定。該技術能夠在顯示階段區分土壤、植物、水汽,顯示不同的顏色。技術應用期間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內容,例如在時間上的誤差,結果誤差的減小等內容。技術應用過程中是否能夠提升調查結果準確性,與技術人員的前期規劃也有很大關系,發現沖突問題要及時解決。確保技術能夠在規劃設計階段得到高效利用,這樣才能夠發揮先進技術在其中的價值。
3、SPOT-5影像技術的應用分析
森林生長狀況受環境因素影響嚴重,僅僅依靠數據分析,而忽略了森林生長狀況的觀察,必然會影響到規劃設計的可行性,容易與實際情況發生沖突。加強影響技術的應用落實,可以解決此類問題,工作人員通過觀看現場影像能夠了解到森林存在的問題,根據調查結果反應的情況來規劃管理方案。該技術的遙感數據比較適用于大面積的森林資源調查,可大幅度減少森林調查的外業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利用SPOT-5影像技術進行森林資源調查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包括:影像的前期處理,包括:正射影像校正處理、影像融合處理和影像增強處理;SPOT5影像目視解譯,包括:建立解譯標志、目視判讀及小班勾畫和小班屬性信息的填寫;野外核實建立,包括:野外實測和樣區野外核實與補測等。目前,在很多調查工作中,結合SPOT5高分辨率衛星影像完成森林分布區劃和資源調查,確定區域范圍內的生態公益林、商品林類型和森林資源面積、蓄積的空間分布范圍及規模,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結:林業,是重要的工農業原材料和出口創匯的重要物資,既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又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產業和公益事業,具有直接和間接的經濟價值,如凈化空氣和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環境效益和森林游憩等社會效益。尤其是對于黑龍江省這樣一個森林資源大省而言,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健康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眾所周知,森林資源調查在發展森林事業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因此,不斷提高新技術在森林資源調查的應用,尤其是以“3S”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術,可以更好的促進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 謝浩.淺析“3S”技術在森林資源調查規劃中的應用分析[J].林業科技情報,2015(05).
[2] 王勛超,宋仲禹.關于綜合性黑龍江省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的幾點思考[J].科技風,2012(12).
[3] 范建生,王君女,王志勇.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院區景觀規劃設計淺析[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