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病危害至今仍在困擾著養蠶生產,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蠶病危害仍是奪取蠶繭優質高產、鞏固和穩步發展蠶業生產、提高整個蠶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增加蠶農收益的一個重要措施。筆者結合當前農村養蠶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蠶病發生主要原因
1、病原嚴重污染養蠶環境
養蠶管理粗放,飼養室與貯桑室不分,桑葉貯放在養蠶室內,增加了病原污染桑葉給蠶食下反復感染的機會;不注意通風排濕,蠶在高溫多濕的飼養環境中,造成蠶體虛弱,對疾病抵抗力和抗逆力下降。不及時定點處理好蠶沙和病蠶,亂堆放蠶沙,亂拋病蠶,有的甚至用來喂養家禽家畜,使各種病原進一步擴散,污染養蠶環境;采繭后舊草龍(蜈蚣簇)不及時燒毀,甚至有的養蠶戶將舊草龍存放到下一蠶期或下一年再用;大部分使用方格簇的農戶,用了多年也未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致使病原長期滯留在室內外養蠶環境中。有的地方養蠶用水被污染,從而更加劇了病原的反復傳播。
2、消毒防病使用蠶藥不規范
由于繭價波動大、勞動力等方面的原因,許多蠶農不愿在消毒防病工作中投入,不消毒、少用藥或不用藥,對蠶病危害任其發生。同時,一些地區蠶藥市場混亂,偽劣蠶藥混跡于當地蠶藥市場,而有一些蠶藥經營者利用蠶農急于尋找“蠶有病一用就好的蠶藥”的愿望,大量引進所謂對膿病等病毒病有效的治療藥劑和又治病又增絲的藥劑,將蠶病防治工作導向歧途,致使蠶病危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蠶農蒙受經濟損失。
3、桑園管理不善
由于繭絲行業市場波動大,蠶繭價格大起大落,嚴重挫傷了農民栽桑養蠶的積極性,棄桑不管現象普遍存在。由此造成葉質差,影響到蠶的體質,抗病力、抗逆力減弱。桑園蟲害嚴重,得不到及時防治,增加了害蟲與蠶之間的病原交叉傳染的機會,蠶病發生增多。同時,由于自然環境遭受化學農藥的污染,導致蠶中毒的現象呈上升趨勢。
對策:
1、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蠶兒體質
加強飼養管理,改善環境條件,增強蠶體抗病力和抗逆力,就顯得極為重要。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養蠶布局,盡可能避開大田農業用藥期;選用推廣抗病力和抗逆力強的蠶品種;飼養中根據蠶的生理特征,創造適宜蠶生長發育的的條件,盡可能保持蠶室適溫適濕,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蠶座干燥清潔;加強桑園培肥管理,提供適熟、新鮮、營養豐富、無污染的桑葉,做好眠起處理。在養蠶過程中,注意對癥使用蠶藥,如添食克蠶菌等抗生素類藥防治細菌病,可以預防病毒病的發生;用滅蠶蠅防治蠅蛆病等。
2、準確診斷,對癥治療,正確選藥
病毒病如血液型膿病和中腸型膿病,無有效的治療藥劑,只能消毒預防,除做好蠶期前、蠶期中的正常消毒工作外,發現該病要及時拾出病蠶,每天用新鮮石灰粉或滅僵靈進行蠶座消毒,至該病得到控制為止。真菌病如白僵病、綠僵病和曲霉病,發現時要及時拾出病蠶,注意蠶室通風排濕,調節好養蠶環境的溫濕度,每天撒滅僵靈等藥劑進行蠶體蠶座消毒,至該病得到控制為止。細菌病發生時及時拾出病蠶,選用克蠶菌等抗生素類藥進行防治。蠅蛆病從4齡起蠶開始至上簇,規范使用滅蠶蠅防治?;瘜W農藥中毒癥,要正確診斷、查清毒源,拾出中毒蠶,中毒輕者通過及時改善飼養環境,改飼無污染桑葉可減輕損失。如氟化物污染桑葉或有機磷農藥污染桑葉,把被污染的桑葉經石灰漿處理后喂蠶,可減輕危害。目前養蠶生產中使用的蠶用藥劑主要有三大類。一是消毒藥劑,有甲醛制劑(如福爾馬林)和氯制劑(如蠶用消毒凈、消特靈、滅僵靈等)。福爾馬林、消特靈等是高效廣譜消毒劑,可用于蠶室蠶具或葉面消毒,滅僵靈用于蠶體蠶座消毒。二是治療藥劑,抗生素類藥(如克蠶菌等)主要用于防治細菌病,滅蠶蠅用于防治蠅蛆病。三是生理調節劑藥,如蠶用蛻皮激素溶液等。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蠶區選用蠶藥,要根據蠶藥的性能、當地蠶病發生情況、養蠶的技術水平、設備條件以及氣候等因素綜合考慮,以對癥、安全、藥效穩定、便于使用為原則。
3、消滅病原體,切斷傳染途徑
(1)建立健全防病衛生制度。如給桑前、除沙后要洗手;桑葉筐和除沙筐要嚴格分開并定期消毒;蠶室門口要有淺的石灰坑,坑內石灰粉要經常保持新鮮,進出蠶室需經石灰坑消毒;蠶室內放置病蠶用的消毒缸;貯桑室要經常沖洗消毒等。四是防除桑園害蟲,減少蠶與野外昆蟲的病原交叉傳染。采回的桑葉應放在專用的貯桑室內,切忌桑葉堆放在蠶室內。并可采用蠶用消毒凈溶液或0.3%有效氯漂白粉液進行桑葉葉面消毒。
(2)認真處理好三大污染源病蠶、蠶沙、舊簇。發現病蠶應立即拾出,投入消毒缸中,嚴禁用病蠶或發病蠶喂養家禽家畜,防止病原體擴散。蠶沙要及時制成堆肥充分發酵,利用生物熱殺滅病原,未經堆漚的蠶沙不能直接施入桑園或農田,更不能在蠶室或桑園附近攤曬蠶沙,防止病原體飛逸散播。舊簇具要視情況分別進行處理,舊草龍在采繭后應立即燒毀,不要將舊草龍隨意放在室外,更不要將舊草龍留作下期蠶上簇之用;方格簇是多年使用的簇具,已經損壞不能使用的應立即燒毀,還可繼續使用的應經熏煙消毒后,將其整理好集中保存在干燥室內。
(3)認真做好蠶室及其周圍環境、貯桑室、蠶具的消毒工作。在認真清洗的基礎上,進行藥物消毒。一定要選用高效廣譜的消毒藥物,如蠶用消毒凈、消殺精、消特靈等。消毒時嚴格按使用方法進行操作。不僅要重視養蠶前消毒,而且對蠶期中消毒和蠶期后回山消毒也不能忽視,把消毒工作貫穿于養蠶生產全過程。飼養中嚴格分批提青,隔離與淘汰弱小蠶和病蠶。采用新鮮石灰粉、滅僵靈等按規范進行蠶體蠶座消毒,減少蠶座內相互傳染的機會,控制病毒病、真菌病的危害。
(作者單位:224700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高新技術經濟區社會事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