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的玉米畝產量達到了595.4公斤,較常規栽培處理的玉米畝產量539.6公斤增產55.8公斤,畝增加經濟效益65.28元。
關鍵詞:玉米、緩控釋摻混肥、產量、效益
前言:近幾年來,為了實現黑龍江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實現我國糧食生產安全,提高我縣玉米單產,降低我縣玉米生產的成本投入,實現我縣玉米的高產高效生產,從而增加我縣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玉米施用緩控釋摻混肥能夠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增加玉米的單產,同時不用追肥,減少了工時,節約了投入成本。為了改進我縣玉米栽培中的施肥模式,提高我縣玉米生產的產投比,增加玉米生產的經濟效益。筆者于2013-2015年進行了玉米施用緩釋摻混肥技術試驗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選內容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黑龍江省明水縣地處黑龍江省中南部,屬第三積溫帶種植區,年平均積溫為2 300~2 500 ℃,無霜期為125 d。玉米放用緩控釋摻混肥產量效益分析試驗于2013年~2015年在黑龍江省明水縣雙興鄉雙泉村試驗地進行。試驗地土壤為黑鈣土,pH 值7.1,有機質含量2.8%,堿解氮含量168.5 mg/kg,速效磷含量19.4 mg/kg,速效鉀含量189.11mg/kg。
1、2 供試材料
玉米施用緩控釋摻混肥產量效益分析研究試驗選用適合本地區栽培的優質高產并適合密植,高抗病、蟲以及高抗倒伏的玉米優良品種——眾單4號為試驗品種。
1、3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兩個處理,處理1: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壟溝深施破壟夾肥一次性全量施入。種肥隔離10cm以上。畝施用量40公斤;處理2(ck):玉米常規施肥栽培處理:玉米專用肥畝施用量20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深施,追肥畝施尿素20公斤。每處理小區設為10垅區,垅長50米,小區面積為0.5畝,不設重復。
1、4試驗方法
試驗地選擇大豆茬、伏秋整地,翻耙起垅,鎮壓同時進行,結合起垅底肥施入壟底,同時在整地時畝施農肥2500公斤,進行深施肥。由于玉米直播種子和幼苗受地下害蟲危害較為嚴重,所以在播種時試驗各處理均用5%的甲拌磷顆粒劑2公斤/畝,同種肥一起施入垅體內進行防地下害蟲的危害。
試驗各處理均于4月30日播種,采用 65厘米小壟常規栽培,播種株距30cm,畝保苗達3400株播種后要及時鎮壓。玉米常規施肥栽培處理進行了兩次人工追肥作業,第一次追肥在拔節期,畝追尿素12公斤,第二次追肥在抽雄前,畝追尿素8公斤。
2 結果與分析
2、1物候期調查結果
從物候期調查結果上看,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由于將肥料做為底肥一次性施入,不追肥,肥效長,提高的肥料的利用率,這樣在玉米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都具有良好的養分供應,充分滿足了玉米生長發育過程中對營養的需求,使玉米能夠正常的生長發育。玉米物候期結果表現出這一規律性,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各生育期均較玉米65厘米小壟常規栽培有所提前,其中拔節期和吐絲期均提前1天,抽雄期提前2天,而成熟期則提前4天。
2、2產量調查及效益分析
經室內考種測產發現,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各項產量因子均好于玉米65厘米小壟常規栽培處理,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玉米在穗長、穗粗、禿尖、百粒重等方面都明顯好于玉米65厘米小壟常規栽培處理玉米。其中,穗長較65厘米小壟常規栽培處理玉米長0.6厘米;禿尖少0.2厘米;穗粒數多26.2粒;百粒重高0.9克。產量效益分析結果表明,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的玉米畝產量達到了595.4公斤,較玉米65厘米小壟常規栽培處理的玉米畝產量539.6公斤增產55.8公斤,畝增加經濟效益65.28元,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分析認為,由于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肥料是一次性施入,減少多次施肥造成的肥料損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從而達到了玉米高產的目的。同時,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栽培處理減少施肥次數,減少了工時投入,降低的投入成本,達到了低投入高產出的玉米生產效果,從而增加了玉米生產的經濟效益,實現了農業的增產增收,達到了高產高效農業的目的。
3 結論
3.1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使玉米在各個生育階段都有充足的養分供給,增加玉米的產量。
3.2 玉米施緩控釋摻混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時,減少了追施肥料過程中工時的投入,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玉米生產的產投比,增加玉米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