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寨:坂中寨(慶豐莊)
家族:陳氏
建造年代:光緒年間(1888年)
位置:永泰梧桐鎮椿陽村
坂中寨前,那片清香氤氳的茉莉田,似乎為寨子營造了悠然的氛圍。觀寨時碰上仍生活在寨子里的老人,他們要不信步田間,要不荷鋤歸寨,一副處于世外桃源中榮辱不驚的淡然神情。

其實不然,坂中寨是一個相當熱鬧的寨子。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三百多人住在寨子里,光孩子就超過一百人,即使現在大家已搬離莊寨,但平日莊寨仍是族人重要的活動場所。
坂中寨搬出去的人,新婚回來祭祖認親是必要的,在正廳的墻壁上貼上紅紙,告知族人,同喜同樂。有的新人會選擇在寨子里辦婚宴,天井干凈寬敞,再在四周的廂房里各設上一桌,即可擺上40桌的喜宴。坂中寨理事長陳達銀是寨子的第五代傳人,他堅定地對我們說:“以后我兒子結婚也要讓他回來這里辦婚禮!”這種獨特的莊寨婚禮,是他們的驕傲。在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過六十、七十、八十等大壽的老人,都會被請回寨子做壽。他們坐在大廳上,接受小輩們的跪拜與祝壽,大家聚在一起嗑嗑瓜子聊聊天,好不歡騰。坂中寨對老人的尊重早已有之,過往陳氏族長的身份也由德高望重的長者充當。當家族之間、族人內部有矛盾時,族長總會召集大家聚于莊寨旁的祖祠里,開會商討處理。
坂中寨最為熱鬧的是每年正月初九的游神活動。活動中,請來的道士坐在用釘子鋪就的靈轎上,眾人則身著古裝,扮演仙子等角色,抬著廟宇于莊寨旁的靈顯相公,從寨子里出發,一路浩浩蕩蕩游至梧桐街上,而后再繞回寨子,鑼鼓喧天。人們還會準備豐富的牲禮,擺桌祭祀。這是整個莊寨的慶典,村里的陳姓族人也會參與進來。農歷二月十九日,族人們會募資延請閩劇團至靈顯相公廟宇前演戲,一天兩場,演個三天,甚是熱鬧。
提起以前的莊寨生活,陳達銀有說不完的話題。那時的莊寨每家每戶最少有六七個孩子,寨子里與他年齡相近的就有一百來個。大家在莊寨里玩瘋了一般,上廊道橫梁嬉戲不足掛齒,于5公分寬的樹枝上追逐是小事,時不時于二樓來場“越獄”,“噌”一下子就翻到了三樓。而如果提及什么是他這樣的“小孩”欣賞卻不愿意學的,那一定就是山歌。當年六七十歲的長輩們時常分坐兩排對唱山歌,用的是當地方言,一唱一和,動聽得即使現在回想起來,依舊讓陳達銀忍不住贊嘆。如今,村里每年都會在農閑時,舉行兩三場山歌對唱比賽,和當年余音繞梁“音樂之聲”一起,延續著莊寨的記憶。

搬離坂中寨的族人,大多還是駐扎在寨子附近,豐富的傳統習俗,太多歡樂與溫情的回憶,讓陳氏族人們仍然無法與莊寨割舍開來,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