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紹了配電網區域管理方法,介紹了相關技術方案,應用優點及具體實施步驟。希望通過文章的分析與闡述,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輸變電狀態檢修;措施;管理
1 概述
配電自動化技術,是服務于城鄉配電網改造建設的重要技術。配電自動化技術是建立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將配電系統在線數據和離線數據、配電網數據和用戶數據、電網結構和地理圖形進行信息集成,構成完整的自動化系統,實現配電網及其設備正常運行及事故狀態下的監測、保護、控制以及用電和配電管理的自動化技術。
饋線自動化技術作為配電自動化技術的重要部分,是指變電站出線到用戶用電設備之間的饋電線路自動化,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饋線控制及數據檢測系統,可在正常狀態下實現對運行電量參數(包括饋線上設備的各種電量)的采集、監視和設備狀態的控制;二是饋線自動隔離和恢復系統,當饋線發生相間短路故障或單相接地故障時,自動定位饋線故障區域、隔離故障區域以及恢復非故障區域的供電。
現有的饋線自動化系統大都是分布式饋線自動化系統,通過智能配電終端進行配電網運行信息的采集和運行狀態的監制,并在配電網出現故障時,通過智能配電終端之間的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區域的定位、隔離和非故障區域的供電恢復。但是,由于配電終端之間能夠交互的信息有限,因此,分布式饋線自動化系統在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方面缺乏靈活性,且故障處理的時間較長,不利于配電網的正常運行。
2 技術方案簡介
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分布式饋線自動化系統在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方面缺乏靈活性,且故障處理的時間較長的問題。
一種配電網區域管理方法,包括:采集控制區域內所有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所述控制區域為配電網中包含一條或多條饋線的區域;根據所述數據信息判斷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如果運行正常,則繼續監視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如果出現故障,則發送相應的控制命令至對應的配電終端,進行故障區域的定位、隔離以及非故障區域供電的恢復。優選的,所述控制區域是根據配電網的拓撲結構預先劃分的。優選的,所述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是指配電終端采集的配電網運行參數,包括電壓幅值、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以及開關設備的運行狀態。優選的,發送相應的控制命令至對應的配電終端,進行故障區域的定位、隔離以及非故障區域供電的恢復的過程具體為:根據采集到的數據信息以及配電網的區域線路拓撲信息,確定故障的位置區域;發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所述故障區域對應的配電終端,利用所述配電終端控制故障區域兩側的開關斷開,對所述故障區域進行隔離;發送第二控制命令至區域內的其他配電終端,利用其他配電終端控制非故障區域對應的開關閉合,恢復非故障區域的供電。優選的,還包括:將采集到的數據信息發送至主站,并接收主站發送的控制命令,以實現與主站的數據交互。
一種配電網區域管理系統,位于根據配電網的拓撲結構預先劃分的控制區域中,包括:采集單元,用于采集控制區域內所有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判斷單元,用于根據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判斷配電網的運行狀態;控制單元,用于在配電網出現故障時,發送相應的控制命令至對應的配電終端,進行故障區域的定位、隔離以及非故障區域供電的恢復。
優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存儲單元,用于存儲采集到的控制區域內所有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電源單元,用于為所述配電網區域管理系統提供電源。通信單元,用于將采集到的數據信息發送至主站,并接收主站發送的控制命令,以實現與主站的數據交互。處理單元,用于根據主站發送的控制命令,進行相應地處理。
3 應用優點
與現有技術相比,文章介紹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所提供的配電網區域管理方法及系統,將配電網分成了多個控制區域,且每個控制區域內均配置有一個采集單元、判斷單元和控制單元,用于采集區域內所有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并根據所述數據信息判斷配電網的運行狀態,以便能夠及時地發現故障,迅速地處理故障、恢復配電網的正常運行,既靈活又可靠,從而不必通過配電終端之間的信息交互,來實現故障的定位、隔離以及非故障區域的供電恢復,進而解決了由于配電終端之間交互的信息有限,而造成的非故障區域供電恢復缺乏靈活性以及故障處理時間長的問題。
4 具體實施方式
正如上文所述,現有的饋線自動化系統大都是分布式饋線自動化系統,通過智能配電終端進行配電網運行信息的采集和運行狀態的監制,并在配電網出現故障時,通過智能配電終端之間的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區域的定位、隔離和非故障區域的供電恢復。但是,由于配電終端之間能夠交互的信息有限,因此,分布式饋線自動化系統在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方面缺乏靈活性,且故障處理的時間較長,不利于配電網的正常運行。
步驟一,首先根據配電網的拓撲結構,預先將配電網劃分成多個控制區域,每個控制區域為配電網中包含一條或多條饋線的區域,并且,每個控制區域內都配置一個采集單元,以采集其負責的控制區域內所有的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所述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是指配電終端采集的配電網運行參數,包括電壓幅值、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等以及開關設備的運行狀態。
步驟二,根據所述數據信息判斷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如果運行正常,則進入步驟三,如果出現故障,則進入步驟四。
采集單元采集到其負責的控制區域內的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后,判斷單元根據所述數據信息判斷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如果所述數據信息均在預先設定的正常范圍內,則認為配電網運行正常,進入步驟三,如果所述數據信息超出正常范圍,則認為配電網出現故障,進入步驟四。
步驟三,繼續監視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如果判斷配電網的運行正常,則繼續監視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具體過程為:繼續采集控制區域內配電終端的數據信息,并根據所述數據信息判斷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實時采集配電網的運行數據信息,并根據所述數據信息實時判斷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從而實現了對配電網的實時監視與控制。
步驟四,發送相應的控制命令至對應的配電終端,進行故障區域的定位、隔離以及非故障區域供電的恢復。
判斷配電網出現故障后,控制單元根據采集到的數據信息以及配電網的區域線路拓撲信息,確定故障的位置區域,并發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所述故障區域對應的配電終端,利用所述配電終端控制故障區域兩側的開關斷開,對所述故障區域進行隔離,其中,第一控制命令為跳閘命令,即令故障區域兩側的開關斷開的命令。對故障區域進行隔離后,控制單元發送第二控制命令至區域內的其他配電終端,利用其他配電終端控制非故障區域對應的開關閉合,恢復非故障區域的供電。其中,第一控制命令為合閘命令,即令非故障區域的開關以及配電網的出線開關閉合的命令。
5 結束語
文章介紹的配電網區域管理方法及系統,能夠及時地發現故障,迅速地處理故障、恢復配電網的正常運行,既靈活又可靠,從而解決了由于配電終端之間交互的信息有限,而造成的非故障區域供電恢復缺乏靈活性以及故障處理時間長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磊,劉主光,鄭楊,等.配電網區域管理方法及系統[P].北京:CN104882959A,2015-09-02.
[2]楊欣.配電網運行區域的劃類分析[J].現代電子技術,2005,12:80-81+84.
作者簡介:卜廣沖(1972-),男,北京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農網配電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