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的基礎建設已經在不斷的發展以及壯大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由于關系到我國的基礎農業建設以及發展更是得到了我國政府的不斷扶持。因此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正在不斷的增加過程中。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細節,其中整個工程的基礎施工工程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施工環節。文章主要針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基礎工程施工進行詳細的分析以及闡述,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以及分析能夠有效的提升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施工質量以及進度,同時為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提升以及性能的保障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1 概述
在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有很多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最基本的施工部位就是地基施工以及基礎施工,在整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我們的施工單位要有效的對上述部位施工進行細化以及重視,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在性能上以及承載力上有一定的施工保障,現階段我國的現場施工正在不斷的研發新的施工技術,通過新技術的施工應用來有效的提升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的基礎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率。
2 針對工程施工中的軟土地基新的施工處理技術
2.1 水利水電工程中軟土基礎的主要特性
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滲透系數k≤1(mm/d)的時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這樣,在承受強荷載作用后,孔隙水壓力就會變高,地基的壓密固結性能也會深受影響。低抗剪強度。通常,軟土會呈現出軟塑-流塑的狀態,這樣在有外部荷載的時候,抗剪性能就變得極差。在土層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時候,隨著有效壓力的逐步增加,就會慢慢的形成固結。相對應的,如果不存在優質的排水出路,在荷載增大的情況下,強度就會衰減。
2.2 在處理工程軟土基礎過程中使用的施工方法
2.2.1 方法一:排水固結施工法
在基礎施工過程中,如果軟土中含有大量的淤泥以及黏土,我們通常采用的施工方法是排水固結施工法。這種施工方法能夠有效的處理并且解決軟土中的淤泥以及黏土導致基礎的下沉問題,能夠有效的提升軟土基礎的穩定度,有利于軟土施工的施工質量。這種施工方法主要由兩個施工部分組成。第一個是基礎加壓施工;第二個是基礎排水施工。這種方法主要的應用環境就是在大量淤泥的施工狀態下,因此應用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應用的施工效果非常明顯。
2.2.2 方法二:換土施工法
在基礎施工過程中,當軟土基礎中的淤泥達不到一定厚度的時候,這樣就表明,淤泥的厚度相對較薄,這種情況下,我們使用排水固結的施工方法就不太恰當,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我們采用的是換土施工法。這種施工方法能夠在施工過程中將不滿足施工設計要求的軟土淤泥去除,轉換成為相應的沙壤土,粗砂或者是灰土,水泥土等施工基礎填料,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還經常使用沉井的施工技術來進行厚度較薄的軟土淤泥基礎施工,這樣的施工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滿足基礎施工的性能要求以及技術要求,對施工質量有一定的保障。
2.2.3 方法三:強夯施工法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針對軟土基礎的施工我們還經常應用強夯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處理。在應用這種施工方法的過程中我們通常使用80kN的施工夯錘進行施工。將夯錘吊起在六米到三十米高度范圍內進行錘體的自由下落,通過重復不斷的自由下落施工來對軟土基礎進行夯實。強夯施工法最主要的應用施工環境就是工程基礎有大量的河流沖擊或者是濱海沉積;還有一種環境就是軟土中有大量的換土或者是粉土以及雜填土等土質時;上述幾種工程施工環境在應用強夯施工法時,施工效果都較為明顯,質量都較為優良。
2.2.4 方法四:旋噴施工法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針對軟土基礎的施工進行防滲漏處理施工。這時我們主要應用的就是旋噴施工法進行相應的防滲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我們應用的施工工具是旋噴機。旋噴機具有特殊的噴嘴能夠在應用過程中將施工注漿噴射在設計要求的濃度范圍以內,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提升軟土的濃度。在旋噴機施工作業的過程中,噴嘴能夠在設定的旋轉速度下進行旋轉施工,在這一過程中根據物理學可知,會產生很大的高壓。在高壓的作用下能夠有效的將水泥固化液同軟土進行捏合,然后軟土進行強項固化,這樣就能夠在軟土施工過程中提升基礎的防滲能力,達到防止滲漏的作用。
2.2.5 方法五:振動水沖施工法
在基礎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振動施工法應用的主要施工工具就是振沖器,這是一種針對混凝土振搗的一種施工工具。振沖器中有兩個噴水口;一個是上噴水口;一個是下噴水口。在振動以及相應沖擊載荷的作用下,基礎地基能夠在施工過程中形成施工孔,通過施工孔來進行填充作業。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主要使用的填充材料是砂石或者是碎石。在填充材料填充的過程中,我們要采取分層振實,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將軟土基礎進行加固,保障基礎的施工質量。
2.2.6 方法六:土木合成材料加固施工法
在水利工程基礎施工過程中,我們還經常應用土木合成材料加固的施工方法進行基礎的施工。這種方法的施工原理就是將施工載荷在基礎上進行平均分配。在施工中基礎有可能會出現塑性剪切施工力,會對工程的基礎產生一定的破壞,因此我們應用土木合成材料進行剪切力的平均分配。經過實際的應用,我們得出,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減小塑性剪切力的破壞能力,能夠最大限度的限制塑性剪切力的有效擴張。進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施工基礎的載荷承載能力。
2.2.7 方法七:灌漿施工法
在工程基礎施工過程中,灌漿施工方法也是常用的一種施工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液化的原理將水泥砂漿、黏土漿、黏土水泥漿以及相應的各種化學添加漿液進行液化處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液化材料本身都是具有一定的固化特性。在灌漿施工過程中,我們最主要應用的原理就是氣壓原理以及液壓原理。將液化完成后的漿液有序的注入施工基礎的間隙位置,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的起到軟土基礎固化的作用。
2.2.8 方法八:硅化加固施工法
在水利水電基礎施工過程中,硅化加固施工方法最主要的原理就是電滲原理。通過電滲原理的應用,我們能夠有效的利用網狀的注漿管來進行電動硅化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通過循環往復的施工來將硅酸鈉以及氯化鈣溶液進行軟土基礎注入。在溶液注入的過程中溶液之間會產生相應的化學反應,通過相應的化學反應生成膠凝物質,通過膠凝物質的作用能后有效的提升軟土基礎的連接性能以及強度,能夠有效增大基礎加固半徑。這種方法在實際的施工中有一定的應用缺陷,就是對能源的消耗過大,因此這種施工方法在選擇過程中應該極為慎重。
2.2.9 方法九:加筋施工法
加筋法是為了減少整體變形,并且同時達到增強整體穩定的性能的目的。土工合成材料,因為其抗拉能力非常之強,會被埋置于土層中,這樣在土顆粒和拉筋之間就會產生摩擦力,土也會與加筋材料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樣的話,地基強度就會被提高。
2.2.10 方法十:樁基施工法
如果淤土較厚,含水率較高,孔隙也比較大,這樣要想對其予以大面積的深處理的話就比較困難,這個時候打樁法就是一個不錯的加固處理方法,不致引起建筑物開裂、傾斜或標高變化等。
參考文獻
[1]張志良.水利水電基礎工程與地基處理技術的現狀和展望[J].水利水電施工,2008,2.
[2]陶忠平.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不良地基基礎處理方法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2007,12.
[3]梁建柏.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4]黃晶純.水利水電工程中地基施工的新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