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選用中碳合金鋼,采用多元共滲的方法金相表面強化處理,研究表面強化方法對車軸的力學性能和耐蝕性的影響,為進一步改善車軸疲勞壽命提供參考。
關鍵詞:車軸鋼;碳氮共滲;耐磨性;抗腐蝕性
引言
在高速列車中,車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零件,關系到列車的安全運行。因此,為提高車軸壽命,采用表面強化手段對車軸進行表面強化處理,對提高車軸使用壽命和列車運行的安全系數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選用30Cr2MoV和50鋼兩種中碳鋼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它們進行570℃、590℃、610℃不同溫度下碳氮共滲2h,來作對比試驗,提高材料表面硬度和耐磨損、耐蝕性。
1 試驗結果及分析
1.1 金相結果分析
對30Cr2MoV試樣進行570℃、590℃、610℃不同溫度下碳氮多元共滲,與30Cr2MoV原材做對比。b、c、d圖中其心部組織與a圖中30Cr2MoV未經過共滲的樣品心部組織相同,為回火索氏體,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
1.2 拉伸結果與分析
30Cr2MoV通過氣體碳氮共滲后拉伸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1.3 顯微硬度測試結果與分析
經過共滲處理后30Cr2MoV樣品表面的硬度都可達700HV左右,經過590℃×2h共滲處理后的樣品表面硬度甚至高過700HV,在距表面200um處硬度依然在450HV以上。所以以硬度為衡量標準的話30Cr2MoV比50鋼更適合用多元共滲來強化表面。
1.4 摩擦磨損試驗的結果與分析
圖2是30Cr2MoV經過600℃×2h多元共滲處理樣品的摩擦磨損試驗結果。經過共滲的樣品耐磨性很好,同樣的磨損里程,共滲的樣品比未共滲的耐磨性提高了90%。但是共滲以后的氧化皮,對耐磨性的提高也有影響,圖中氧化皮面的耐磨性比拋光面的提高了50%。
1.5 抗腐蝕性測試結果與分析
30Cr2MoV不同溫度下共滲的腐蝕試驗數據如下所示,570℃:拋光面24h時大面積生銹,240h時99%面積生銹;未拋光面24h時無銹,240h時1%面積生銹。590℃:拋光面24h時無銹,240h時4%面積生銹;未拋光面24h時無銹,240h時1%面積生銹。610℃:拋光面24h時3%-5%面積生銹,240h時40%面積生銹;未拋光面24h時無銹,240h時無銹。
2 結束語
綜合以上檢測結果并分析,得結論如下:
30Cr2MoV和50鋼經過不同溫度碳氮共滲后,樣品從表面到心部有氧化層、共滲層、擴散層,而心部的微觀結構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30Cr2MoV經過590℃處理的樣品表面形成的滲層最厚,表層的顯微硬度也達到最高值且比心部提高了50%;強度與原材相比,其增加值最大已到達70MPa,但是塑性卻減小了50%左右;耐磨性比未處理樣品的耐磨性提高了90%左右。即30Cr2MoV共滲后性能最好。
參考文獻
[1]楊英歌,周海,萬漢城,等.低溫氣體多元共滲與復合表面處理技術的對比研究[J].表面技術,2009.
[2]林吉忠,劉淑華,吳玉樹,等.50鋼車軸材質、工藝及斷裂性能的研究[J].鐵道學報,1987.
[3]陳智軍,施文康,蔡增伸.金屬拉伸試驗的測量與控制[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5.
作者簡介:尹艷平(1980,11-),女,湖南株洲人,學歷: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及質量保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