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各類殘疾人總數約為8500萬人,是一個相對龐大的群體。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駕駛逐漸成為殘疾人出行生活的重要保障與重要條件,為了促進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保證他們的平等權利,社會日益重視對殘疾人駕駛汽車條件的放開。文章從三方面淺析了目前我國純電動殘疾人專用汽車發展的現狀,就如何促進純電動殘疾人專用汽車發展提出了個人的看法,以期為進一步推進我國純電動殘疾人專用汽車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純電動;殘疾人;專用汽車;發展;建議
殘疾人是社會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自有人類,就有殘疾人,這是人類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殘疾人通常身體殘疾或者缺損,其肢體或器官的功能不健全,因此他們的活動能力較低,在生活中會遇到由于各種活動障礙帶來的很多困難,普通人無法想象殘疾人的生活狀態。由于各種障礙,殘疾人會對外界認知不足,通常無法享有和普通人一樣的社會和生活權利,因此殘疾人的生活質量水平普通較低。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今天,我們務必提高殘疾人的生活質量,讓殘疾人也享受到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這也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各類殘疾人總數約為8500萬人。黨和政府都對殘疾人事業投入極大的關注,近年來,更是大力推動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增加殘疾人收入水平,提高整體的程度,不斷健全殘疾人的康復服務,不斷拓展殘疾人的有效權益,為殘疾人量身定制各種設施與服務,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各界公眾對殘疾人的認識也不斷深化,用愛心幫助殘疾人成為全社會的風尚。
由于殘疾人出行不便,造成了他們對外界認知的限制,而汽車行駛為殘疾人的生活提供了較大的便利,能幫助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享受平等權利。因此,未來殘疾人開車出行將成為趨勢,汽車也應該成為社會無障礙設施的重點建設方向。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允許并支持殘疾人駕車出行,在我國,駕駛汽車出行也逐漸成為殘疾人進行社會生活的重要條件。隨著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進一步放開殘疾人駕駛汽車條件成為熱點問題。我國2010年4月1日起實施的機動車駕駛證規定細則中指出,右下肢、雙下肢缺失以及喪失運動能力的殘疾人如果能自主坐立,就可以駕駛專用小型自動檔汽車;對于佩戴助聽設備能夠達到規定條件的殘疾人,也可放寬駕駛條件。這一項規定將能夠開車的肢殘人范圍由原來的1類擴大到9類。在對20-50歲肢殘人的調查顯示,98%的人都有購車愿望,這是一塊特殊而需求量巨大的汽車市場。
1 結合市場,發展純電動殘疾人專用汽車
目前市面上的殘疾人汽車都是對自動檔汽車進行改造而成的,還沒有出現殘疾人專用汽車。為了更好的滿足肢殘人的駕駛需求,我們應鼓勵設計出純電動汽車,讓汽車在駕駛和操縱上相對傳統燃油自動檔汽車更為簡便靈活,更適合于肢殘人駕駛。
而現在發展以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業的共識,發展電動汽車,實現彎道超車,這是我國汽車業的重大發展機遇和戰略部署,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產業扶持政策,單是2014年就密集出臺了16項新能源汽車政策,不遺余力的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2014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3.2倍,2015年首月新能源車產量同比增5倍。推進和發展殘疾人用車也應與時俱進,迎合潮流,大力推進純電動殘疾人專用汽車。
2 規范產品,制訂純電動殘疾人專用汽車標準
目前我國殘疾人用車主要是三輪汽車或小型自動檔載客改裝汽車,相關標準只有一個,即GB/T21055《肢體殘疾人駕駛汽車的操縱輔助裝置》。設計純電動殘疾人專用車時,應以殘疾人的需求為導向,全面考慮到殘疾人習慣和不便,比如汽車要便于殘疾人使用輪椅上下,便于拿到常用物品,殘疾人車上最好設置有收放輪椅的位置,但是目前這種殘疾人專用汽車還未上市,只有少數幾家國外汽車廠商在進行專供殘疾人汽車的設計與銷售。
市場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殘疾人專用汽車產品,建議應該由純電動汽車生產企業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標準化研究所聯合設立課題,共同調研、制定相關標準,規范產品和市場。
3 參照新能源汽車國家相關補貼政策,加大補貼優惠,做好推廣工作
新能源車的應用日益廣泛,能緩解能源與環境問題。在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很多,并且不斷推出各種支持政策,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我國應適當借鑒這些發達國家的方式,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補貼,做好相關的推廣工作,不斷擴大我國的新能源車市場,提高在世界的競爭力。
同樣純電動殘疾人專用車的發展更應該在參照目前新能源汽車國家相關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加大補貼力度。由于新能源汽車補貼分為國補和地補兩塊,而地方補貼往往由于地方財政沒有預算而導致真正執行起來困難重重,建議純電動殘疾人專用車的補貼由中央財政直接給予一次性補貼,不再增加地方財政負擔,也減輕購車人購車時繁雜的辦理流程和手續。
未來,殘疾人專用純電動駕駛汽車將出現并不斷普及,真正惠及全國殘疾人,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周林剛.社會排斥理論與殘疾人問題研究[J].青年研究,2003(5).
[2]王新憲.樹立現代文明社會的殘疾人觀[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