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板帶廠鈦帶脫脂清洗機組清洗效率不能滿足現有生產工藝要求,通過對脫脂清洗系統壓力、溫度和清洗噴嘴的技術改進,大幅提高了鈦卷的清洗效果和生產效率。
關鍵詞:清洗壓力;溫度;噴嘴
1 綜述
脫脂清洗機組是板帶廠鈦帶生產線使用最為頻繁的生產線,屬于鈦帶的核心設備,是對軋機軋制后遺留在鈦材表面的油污進行脫脂、清洗和烘干。脫脂清洗是半成品加工到成品加工必要的工藝流程,該生產線的效率和產能直接影響這整個鈦帶生產線的生產效益。而現有的清洗系統,在鈦材帶式生產中表現出能力不足,前后脫脂清洗系統效率低,不能對鈦卷表面油污進行快速破膜,清洗質量無法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2 系統分析
原脫脂清洗系統存在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鈦卷經過軋制后,表面殘留有一層軋制油油膜,要想將鈦卷清洗干凈,必須將表面油膜快速擊破。而現有脫脂清洗系統壓力只有0.4MPa,清洗水通過噴嘴無法快速擊破帶材表面的軋制油油膜。
(2)溫度是影響除油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多數脫脂劑都是在中溫以上操作的,在最佳溫度下,每下降10℃,除油時間會成倍增加,到了低溫階段,耗用的時間更多,甚至無法去除油污。而現在脫脂清洗系統的溫度只有40℃,不能有效的發揮脫脂劑的效果。
(3)噴嘴是最終執行清洗的重要因素,噴嘴的結構形式、噴射角度,噴射距離都會影響清洗效果,而現有噴嘴的結構形式和噴射角度不能有效的擊破油膜,清洗效果不理想。
3 方案論證
結合現場實際,針對以上問題,在設計改進工作中,重新選擇清洗泵組和噴嘴的型號;合理調整系統清洗的壓力以及流量;安排工藝實驗,選擇符合現場情況的清洗劑的類型;重新設計已選噴嘴工作時與帶材表面的間距和噴射角度;主要設計改造內容包括:
(1)前后脫脂泵組選型和管路設計??紤]到清洗時若系統壓力過低,則清洗效果差。而壓力過高,設備購置成本高,甚至在生產時管路中帶入的雜質會損傷帶材表面。為此,選擇了工作壓力為8bar,輸出流量為50L/min的水泵。在管路設計中,增加了卸荷管路,用于實時調整系統壓力。
(2)前脫脂系統溫度控制。穩定的溫度是提高清洗效果最有效的手段,為此,增加了兩套加熱系統,各系統的位置及功能分別是:一套安裝在管路上,保證清洗噴嘴出口的溫度;一套安裝在清洗槽中,用一臺水泵實現清洗槽內的溫度自循環。通過該加熱系統保證了穩定的清洗溫度。大多數脫脂劑都是在中溫以上操作的,低溫狀態下,耗用的時間會很多,甚至無法去除油污。不過,太高的溫度也是不可取的,一者浪費能源、增加費用;二者,許多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都有濁點,超過一定溫度,它會從溶液中分離析出,所以將溫度控制在80℃。
(3)清洗噴嘴選型,為保證選擇的噴嘴類型能滿足現場需求,特進行了現場工藝實驗。初期選擇了兩類噴嘴。兩種噴嘴分別為塑料和不銹鋼,原始設計都為螺紋連接。當系統溫度設定在80℃左右,塑料噴嘴在溫度過高時出現軟化,加之設備維護時頻繁拆卸,螺紋易損壞,噴嘴自動脫落,使清洗壓力下降。最終選擇不銹鋼噴嘴,并將連接方式改為焊接,延長了噴嘴壽命。而噴嘴噴霧沖擊力取決于噴霧形狀分布和噴霧角度等因素。對于某一種特定噴霧,其噴霧沖擊力隨著噴霧角度增大而減??;對于不同類噴霧形狀,在同一噴霧角度下,扇形噴霧具有最大噴霧沖擊力,空心錐形噴霧次之,實心錐形噴霧沖擊力最小。
4 方案評估
設計改進工作立足于現場,結合了機械設計、電氣控制、自動化等學科,提高了修磨線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分廠設備的技術改造工作。
表1所示摘錄了上一年度三、五、十月份生產統計情況。
分析表1,新機組在電能消耗這一項核算中,每月可節省費用大約兩萬元,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同時,投入正常生產的時間與原來機組相比,縮短近1/3多。
5 結束語
通過對原有脫脂清洗機的改造升級,當前生產線速度達到10m/min,且系統工作非常穩定,清洗效果已大幅提升,為企業在能耗、人員投入成本、設備故障等方面節約了大量成本。
參考文獻
[1]余錦利.噴嘴的設計與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