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物聯網時代以NB-IoT為首的低速率窄帶應用占據了物聯網應用的最大比重,這類應用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長距離的特點。NB-IoT技術使用授權頻譜領先于其他技術,該技術協議從立項到協議凍結僅僅用時不到8個月,成為史上建立最快的3GPP標準之一。NB-IoT適合公共事業、智慧城市、電子消費、設備管理、智能建筑等垂直應用場景。
關鍵詞:物聯網;NB-IoT;低速率窄帶
1 NB-IoT低速率窄帶物聯網通信技術現狀
移動通信近年來從人與人的聯接,開始拓展到人與物的聯接以及物與物的聯接。NB-IoT是全球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提出的面向長距離、低速率、低功耗、多終端業務的物聯網技術,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覆蓋、強連接等四大優勢,全面超越其他技術,成為最適合長距離、多終端物聯網業務的通信技術[1]。
我國企業參與的NB-IoT技術標準迅速確立,NB-IoT技術協議于今年6月16日獲得了3GPP無線接入網(RAN)技術規范組會議通過,是3GPP 2016年提出的三個技術標準之一。標準確立的高效率體現出市場對該技術落地實施的迫切需求。NB-IoT是由華為、沃達豐和高通等共同提出的NB-Clot技術和愛立信提出的NB-LTE技術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我國的華為和中興公司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通過參與技術標準的制定,企業不僅推動了技術發展,引領了產業進步,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行業核心技術,取得了發展主動權。
隨著技術和相關器件的成熟,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國內模塊市場整體規模已超過3000萬。且據TSR預測,從2015到2020年,全球蜂窩M2M模塊應用的主要垂直市場分別是智能交通、遠程監測與控制、智能電表、安防以及移動支付,其總量將從9800萬片增長至1.9億[2]。
2 NB-IoT低速率窄帶物聯網通信技術發展趨勢
原來大部分產品都是以手機為核心,所有物聯網產品都是周邊配套的產品。在物聯網時代,物聯網將徹底打破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單一載體(智能手機終端)為特征的網絡架構和商業模式。因為NB-IoT在消費級領域將爆發出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規模,它將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的形態。
物聯網將建立一種以感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核心的商業生態模型。NB-IoT標準推動物聯網新發展,大大增強物聯網的普及率,為消費類電子企業帶來下一個值得期待的潛在市場,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趨向于扁平化,中國的技術和市場將和全球產業鏈趨于同步,最終實現萬物互聯。
NB-IoT適合的垂直應用場景如下:
公共事業:智能水表、智能水務、智能氣表、智能熱表等。
智慧城市:智能停車、智能路燈、智能垃圾箱、智能窨井蓋。
消費電子:獨立可穿戴設備、智能自行車、慢病管理系統、老人小孩寵物管理。
設備管理:設備狀態監控、白色家電管理、大型公共基礎設施管理、管道管廊安全管理。
智能建筑:環境報警系統、中央空調監管、電梯物聯網、人防空間覆蓋。
智慧物流:冷鏈物流、集裝箱跟蹤、固定資產跟蹤、金融資產跟蹤。
農業與環境:農業物聯網、畜牧業養殖、空氣實時監控、水質實時監控。
其他應用:移動支付、智慧社區、智能家居、文物保護、可穿戴智能設備。
農業物聯網通常采用M2M、Zigbee、433MHz、WiFi、有線等方式,主要問題集中在網絡覆蓋、供電和成本方面。NB-IoT技術和傳感器結合,全密封外殼,低成本、散布在田野、水下、山林,只要網絡覆蓋到位,可輔助農業生產上升一個大臺階。對于城郊和一些覆蓋到位的區域,NB-IoT可大大提升水產養殖、大棚、花卉等高附加值的農業生產流通領域。
預計2016年全球智能水表安裝數將上升到3250萬只,占全部水表的比例將超過30%。目前,中國智能水表安裝比例僅為15%,預計從2016年起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水表的增量市場大多采用M-Bus總線通信。水表的存量市場是無線水表的機會。無線水表的施工簡單,因功耗、信號覆蓋和電池壽命的問題,迫切需要NB-IoT技術來解決現實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戴國華,余駿華.NB-IoT的產生背景、標準發展以及特性和業務研究[J].移動通信,2016,40(7):31-36.
[2]趙靜.低速率物聯網蜂窩通信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移動通信,2016,40(7):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