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子長縣地處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峁梁起伏,溝壑縱橫,干旱少雨,水資源貧乏。在過去的農村經濟發展中小型水利工程發揮了應有的效益。在水資源越來越貧乏的情況下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實現早日脫貧致富,使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更好地發揮工程效益,為此做好新時期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就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現狀;發展方向
1 子長縣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后,子長縣歷屆黨委政府組織動員廣大群眾大力發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先后建成了農村小型水利工程1100處,主要包括小型供水工程45處、人飲工程286處、灌區工程2處、游地壩工程685座、中小型水庫2座、機井65眼、排灌站15處。全縣現有這些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設施有一部分是由鄉、村自籌資金投資投勞建成的;一部分是通過實施國債資金或小型水利項目資金興建的。近年來,也有個別農民個人及群眾聯戶投資興辦了一定數量的小型水利工程。但目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現狀值得擔憂,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1 工程管理滯后
農村實行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后,農村集體經濟逐漸縮小,加之近年來統籌城鄉發展農民工大量進城,農民的個體經濟意識較強集體觀念淡薄,在工程建管方面抱有“得過且過”的思想,致使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不良現象。久而久之形成了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粗放管理,全縣僅有的透延灌區和薛家渠灌區都是渠首有水中間斷水渠尾沒水,大部分工程“跑、冒、滲、漏”較為嚴重,水利工程毀損嚴重老化失修。加之各村為政上下游很難統一,彼此為了各自的用水需要存在截流、堵壩、開溝、放水,把水線和明渠搞得支離破碎,導致工程逐漸失去灌區應有的供水功能。
1.2 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縣級財政的經費十分緊張,特別是近年來受經濟下行、煤炭和石油市場不好的影響,縣財政日趨緊張,廣大群眾收入低下,直接影響著農村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和管理。國家雖然加大農村小型水利建設力度,但受地方財政的限制,難以保證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正常開工建設,導致部分項目無法按期啟動,開工建設的項目也因建設資金不足無法竣工驗收,形成惡性循環,無法再向上級爭取項目。現在普遍存在工程逐年減少已實施的工程由于沒有資金形成政府或者單位的欠帳負債,嚴重影響著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
1.3 技術力量薄弱
子長縣水務局轄水利、水保、防汛、流域辦、水資辦、水庫管理站、水景管理處、供水處等水管單位8個,有職工330人,專業技術人員105名,其中有高級工程師23名,工程師38名,助理工程師31名,技術員13名。工程技術人員按年齡結構分,年齡在55歲以上的有27人,占總技術人員的25.7%,且多為中高級專業人員,這部分人員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單位上基本不予考核,沒有重特大事項,這些人員平時就不參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工作了;年齡在30歲至55歲的有65人,占總技術人員的61.9%,這部分人員為助理工程師和工程師,是單位從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的骨干,一年四季基本上的在一線工作,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每名人員都可以獨當一面,是水利行業中的中流砥柱力量;年齡在30歲以下的有13人,占總技術人員的12.4%,這部分人員剛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有較高的工作熱情,但沒有基層工作閱歷,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在工作中只能在老同志的傳幫帶下開展工作。縱觀現有的水管理單位,可以發現我們的機構設置不科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立時設定編制、職責、人員結構后,到現在再沒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調整;非工程管理崗位較多,人力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全系統有職工330人,專業人員只有105人,僅為總職工的31%,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技術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單位的職能發揮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
2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方向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是農業的重要基礎設施,為糧食穩產增收的有力保障,為此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現代農業的進程中,結合當前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辦爭補上不足和補齊短板。
2.1 強化科學管理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作,我們在具體的規劃、設計、施工以及后期管理中,一定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把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嚴把工程的質量關,確保工程建一處成一處受益一處。驗收時要嚴格質量標準,注重工程效益,保證工程全部完成。工程建成后要加強后期管護管理,重點解決“有人用水,無人付錢;有人種地,無人維修”的被動局面。要在受益鄉村及時落實管護責任,明確管理人員,促使農村小型水利工程進入良性運行軌道,保證工程長期發揮工程效益。
2.2 加大資金投入
要搞好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投入是保證。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工程勢必要成為半拉子工程或是爛尾工程。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首先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要做好項目立項的前期準備工作,抓住國家加大對涉農項目的投資減少或取消縣及縣以下的配套資金大好機遇,加強與中央及省市財政投入的銜接力度。第一要加大前期工作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及省市投資,用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以適應當今農業的發展要求。搞好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第二爭取縣政府在公共財政經費中列支一定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經費,形成有效的資金保障機制。第三是對有收入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出臺相關政策,實行“以水養水,以地治地”辦法,在工程管理單位設立水利工程維修專項基金用于工程的日常零星維修。第四是引導動員有條件的群眾以股份合作的形式融資籌資投入工程建設管理,組織群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使群眾成為工程建設管理者,充分發揮群眾的主人翁地位,讓群眾替自己的資金負責,參與工程的建設、使用、管理。
2.3 加強人才開發
人是最活躍的生產要素,作為從事小型水利工作程建設管理的水務部門,配置水利專業技術人員顯得更為重要。一是要加大對自有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利用閑余時間堅持崗位練兵,定期不定期集中對現在的職工進行水利及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要求所有職工全部介入到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中來,都能成為水利戰線上的指戰人員,做到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二是要高度重視基層水利行業中的人力資源開發,有計劃、按步驟分年度選拔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以適應當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需求。三是鼓勵職工在職脫產或者涵授進修學習,不斷提高整體素質,使基層水利人力資源切實得到保值和增值。四是對農村現有水利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適當分工,明確每個人的業務主攻方向,盡早造就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資源管理、地質及地下水、水行政執法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是水利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是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的當務之急,要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關切,進一步加強管理,加大投入,讓我們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重煥新容,重發雄風,為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產農村興盛發揮應有的基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