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主要描述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機組的凝結水系統配置情況。探討熱網疏水泵設置的合理性,從減少能耗、安全及成本等方面優化系統設計。
關鍵詞:凝結水系統;凝結水泵;熱網疏水泵
對于供熱機組,凝結水系統和熱網疏水系統為供熱機組的主要熱力系統,系統配置是否合理,不僅直接影響機組整體運行的經濟性,而且對機組整體安全性也有重大影響。
1 運行工況
首先介紹SSS離合器技術基本原理:對于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機組的蒸汽輪機,其高中壓模塊和低壓模塊之間采用SSS離合器連接,汽輪發電機位于高壓側,低壓模塊可通過SSS離合器脫開,供熱工況下蒸汽輪機既可背壓運行也可抽凝運行,冬季供熱工況抽汽量大時,汽機低壓缸可解列,高中壓缸背壓運行,其排汽及低壓主汽全部用于加熱熱網加熱器,此時,機組抽汽量可增加20%;非供熱工況時,高中壓缸和低壓缸通過SSS離合器連成一個軸,機組純凝運行。
工況一:非采暖和制冷季,機組純凝工況運行。
工況二:采暖和制冷季,汽輪機采用SSS離合器技術,汽機采用背壓運行。
工況三:采暖和制冷季,一臺汽機或一套聯合循環機組故障。
2 方案描述
對于燃氣輪機聯合循環供熱機組,擬定兩個凝結水系統方案,根據以上三種工況,對凝結水系統配置從技術可靠性、運行經濟性等方面進行比較。
2.1 方案一
對于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季,熱負荷穩定,凝結水系統配置了3臺50%容量的凝結水泵,采用變頻方式。每臺熱網疏水系統配置3臺50%容量熱網疏水泵,熱網疏水經過熱網疏水泵升壓后進入凝結水系統。具體系統如圖1。
工況一:非采暖制冷季,機組純凝工況運行,凝汽器來的凝結水由凝結水泵升壓后,經過軸封加熱器,送入鍋爐尾部低壓省煤器,并進入低壓汽包兼除氧器。工況二:采暖和夏季制冷季,汽輪機采用SSS離合器技術,汽機背壓運行,低壓缸解列,中壓缸排汽和低壓主汽全部進入熱網加熱器,凝汽器處于熱備用狀態,只有少量疏水進入凝汽器,此時,凝結水泵間歇運行。熱網疏水經過熱網疏水泵升壓后進入凝結水管道,送入鍋爐低壓省煤器,熱網系統正常運行。工況三:當一臺汽機或一套聯合循環機組事故時,另一套蒸汽輪機背壓運行,低壓缸解列,中壓缸排汽和低壓主汽全部進入熱網加熱器,凝汽器處于熱備用狀態,只有少量疏水進入凝汽器,此時,凝結水泵間歇運行。熱網疏水經過熱網疏水泵升壓后進入凝結水管道,送入鍋爐低壓省煤器,此時熱網系統減半運行。
2.2 方案二
由于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期間熱負荷穩定,所以凝結水系統配置了3臺50%容量的凝結水泵,采用變頻方式,具體系統如圖2。
工況一:非采暖制冷季,機組純凝工況運行,凝汽器來的凝結水由凝結水泵升壓后,經過軸封加熱器,送入鍋爐尾部低壓省煤器,并進入低壓汽包兼除氧器。
工況二和工況三:不設置熱網疏水泵,熱網疏水均自流入凝汽器,經過凝結水泵升壓后進入余熱鍋爐尾部低壓省煤器,熱網系統正常運行。
3 方案比較
兩方案設備配置見表1:
方案一為常規供熱機組凝泵、疏水泵配置方案,凝泵和疏水泵均為高壓泵,采暖及制冷期,凝泵和疏水泵均投入運行,存在并泵運行的情況,控制較復雜,此種配置方式,雖然保證了熱網疏水無熱量損失,但由于熱網疏水溫度偏高,降低了余熱鍋爐的余熱利用,且由于低壓汽包(兼除氧器)為定壓運行,為了配套變頻凝結水泵,熱網疏水泵也應該設置變頻器,節能性較差。當采用SSS離合器汽機背壓運行時,凝汽器凝結水量極少,凝泵一直運行,非常不經濟,如果間歇運行頻繁啟停,對凝泵壽命影響也較大;且背壓工況時軸封冷卻器冷卻水源為熱網疏水,對汽機廠軸封加熱器選型造成困難,或需額外尋找冷卻水源(開式水或閉式冷卻水)。
方案二的特點:(1)系統簡單,熱網疏水回至凝汽器,系統只有凝結水泵,系統控制較簡單,不論純凝或者背壓工況運行,凝結水泵流量變化不大。機組純凝和采暖制冷期背壓運行時,均能保證凝結水泵在高效區運行。(2)不需要設置高壓熱網疏水泵,可節省疏水泵的投資。(3)熱網系統采用了一級熱網冷卻器(疏水溫度可達到75℃),經過生水加熱器(120t/h生水從5℃加熱到25℃。)后,最終進入凝汽器的疏水溫度可降至~68.5℃后排至凝汽器,在凝汽器處被循環水降溫至52℃左右,熱量損失不大,再者,與方案一比較,因為凝結水溫度較低,余熱鍋爐的余熱也可以充分得到利用。(4)軸封加熱器不存在方案一選型困難的問題。(5)雖然凝結水溫度較純凝工況偏高,但由于凝汽器高背壓運行,不存在疏水在凝汽器內蒸汽閃蒸的現象,熱損失不大。
此種配置方案特別適用于熱負荷較飽滿、采暖期經常采用SSS離合器背壓運行的熱電廠。
4 結束語
兩種方案都充分考慮了機組的各種運行工況。但方案一系統簡單,凝結水泵在高效區運行,節省疏水泵的投資,從安全、節能及成本看最優,可以作為以后項目的首選方案。
參考文獻
[1]謝亞軍.供熱燃機電廠凝結水系統配置研究[J].陜西電力雜志,2013(6).
[2]韓素彬.300MW級供熱機組凝結水系統配置優化[J].科研,2015(10)Vol.65.
作者簡介:藺雪莉(1964-),女,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1987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職稱: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從事電廠熱能動力研究工作,近幾年主要從事蒸汽輪機、燃氣輪機、分布式能源等新能源領域的研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