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對電力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電力系統也更加趨向于智能化和復雜化,這就給電力能源的安全輸送與使用帶來一定的難題。提升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水平對于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在現實的基礎上對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發展過程歷程進行了重點介紹,并針對電力自動化工程中的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看法,希望對我國電力系統的進一步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電力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發展
1 概述
電能作為一種易控制、輸送方便、清潔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成功取代了蒸汽動力,成為社會生產和民眾生活中所依賴的主要能源形式。與此同時,電力資源的生產、輸送和管理自動化技術也應運而生,很好地解決了電力資源在生產和傳輸工程中的實際問題,使得電力資源的使用更加安全與便捷。電力系統是一復雜而龐大的系統,主要由發電站、變電站、輸電線和用戶終端群等組成,很多工作崗位危險性極高,如果全部由人工來完成既不安全,同時輸電穩定性也難以保證,我國電力工程師和相關技術部門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用于電力自動化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電力工程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2 電力自動化技術概述及發展現狀
2.1 電力自動化技術概述
電力自動化技術是一項融合了電子信息技術、網絡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的綜合技術系統,具備自動檢測、遠程控制等多種綜合功能。電力自動化技術的產生、發展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為社會工業生產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穩定、安全的電力支持。總結來說,電力自動化技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技術優勢:(1)保證電力生產和輸送的各項指標都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護設備的安全與經濟,并協操作人員的控制和協調;(2)系統自帶的檢測和遠程控制功能提升了系統的安全等級,保障了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3)可利用的數據采集設備與關聯系統實現系統運行數據的自動采集、整理與存儲,便于后期的系統維護。
2.2 電力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現狀
2.2.1 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
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是以計算機控制中心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控制技術為主要應用的電力資源自動調配系統,可以實現各項技術指標的采集與顯示,幫助操作人員全面掌握全部電網信息,實現科學的分配與調度,從而保證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電力系統中監控難、調度難、管理難的問題,在系統故障發生的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有效地降低了事故發生率,保證了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2.2.2 變電站技術自動化
變電站技術由計算機控制中心與通訊中心組成,具有信息自動采集、處理、命令發布等交互功能,將信息監視系統采集的各個分系統的運行數據傳輸到由計算機組成的控制中心中進行集中處理,控制中心通過調用相應的數學算法對電力分配進行重新組合與優化,保證各個系統的輸電穩定性,從而降低能耗損失,提升電力資源的輸送效率。
2.2.3 配電網技術的自動化
配電網自動化技術主要是針對城鄉配電網進行,城鄉電網用戶群龐大而復雜,各地區在各個時段的電力消耗也不穩定,配電網自自動化系統可以根據各地區的實時用電情況合理分配電力資源,在保證各地區正常用電的情況下避免電力資源的浪費。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是與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方式相適應的,也是重點解決電力工程中實際問題的關鍵技術,在現代電力工程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電力工程中電力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3.1 現場總線技術
現場總線技術是指在電氣工程施工現場將計算機控制系統、自動化裝置,以及儀表控制系統等設備進行實物連接,組成一個串行、并行、多站的現代信息工程技術系統。現場總線技術在現代電器系統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可以將變送器多控制的用電量收集后輸送到計算機系統中進行統一控制與集中管理,根據相應的數學模型進行科學計算和集中判斷,然后控制系統將控制指令發送到控制設備上執行相應的命令。實踐證明,現場總線技術可以有效分散電力工程中的控制功能,并可以實現前置機與上位機的相互配合,使得系統的整體性能得到提升,可操作性更強。在經濟市場日益復雜化的今天,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電力供應的多樣化需求,并著重解決電力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并最終實現電力系統中各個信息系統進行交換以及分享,保障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3.2 主動對象數據庫技術
作為電力工程中電力自動化技術的重要組成之一,主動對象數據庫技術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監視系統數據的傳輸、處理、存儲以及系統的再開發,在現代電力工程引起了一場技術變革。主動對象數據庫技術是以傳統的數據庫技術為基礎而開發的一套電力系統專用的數據庫技術,更是傳統數據庫技術與自動化技術交互結合的產物,具有傳統數據庫系統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在電力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動數據庫系統利用系統的交互功能對對象函數進行調用,起到了很好的監視作用,因為電力工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3.3 光互聯技術
光互連技術主要運用在繼電器以及自動控制系統中,基本功能對探測器功率進行扇出數的限制。光互聯技術不受實際負載中電容量的限制,也不受平面的限制,因此有利于系統集成度的提高和系統的完善。實踐證明,光交互技術具有抗干擾性能力強、性能穩定等特點,因此可以加大處理器的抗干擾能力,從而便利數據通訊,提升系統的數據傳輸效率以及實際工作效率。另外,光交互系統還具備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計算以及人工界面處理等功能,一些電力系統的交互系統還具備一些高級的信心檢索和應用功能,因此系統控制更加靈活,界面更加流暢,實用性也更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力工程自動化技術是電力系統實現現代化和智能化的關鍵技術,在提升供電效率和穩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現場總線技術、主動對象數據庫技術以及光互聯技術是電力工程自動化技術中的關鍵組成部分,電力工程技術研究部門應該根據我國電力工程的實際建設情況重點研究電力自動化技術,提升我國的電力系統的建設水平,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婁進.淺談電力工程中的電力自動化技術應用[J].廣東科技,2012,13:50+69.
[2]臧悅 ,劉歡.淺談電力工程中的電力自動化技術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10:135-136.
[3]劉飛鳴.探討電力工程中的電力自動化技術應用[J].民營科技,2012,12:226+220.
[4]王玨飛,王全興,王軍凱.電力工程中的電力自動化技術應用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5:164-165.